|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AI吞掉網文流量,底層作者正被"無聲清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字創作者們對AI的反抗正頻頻發生。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九月初。大洋彼岸,美國著名作家格雷迪·亨德裡克斯與詹妮弗·羅伯遜代表數百名作者,向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發起集體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盜版書籍訓練AI模型OpenELM。

而就在三個月前,超千名作者簽署了公開信,要求出版商承諾永遠不會發行機器創造的書籍,抗議的作者中包括《小鎮女孩的秘密》作者勞倫·格羅夫、《魔術師》三部曲作者列夫·格羅斯曼等等。


作家們拒絕機器代替人類成為表達情感、表達認知的主體,以這樣的行動捍衛人文學科的尊嚴。這一反抗背後的殘酷事實是,AI創作的內容已經可以與暢銷書作家的作品並列於書架之上。

同樣的危機也在國內網文行業上演。

“我天生夾子音,做作得不行。”這是小沈發布在知乎上的短篇小說的開頭。

時隔半年多,小沈發現番茄小說上到處都是這個開頭,還有各種各樣AI改編後的版本——主要角色人設和整體情節都與小沈的設計大差不差,只是冗余的細節更多了,帶著濃濃的AI味。



電影《人工智能》

小沈選擇一一舉報,侵權的作品被平台下架,但收入還是沒有追回。


她的經歷並非個例,去年以來,AI內容正在國內頭部網文平台番茄小說上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

標志性的節點是去年3月。據第三方數據平台網文大數據統計,2024年3月1日,番茄小說首秀新書達5606部,2023年同期為400部,同比飆升13倍,這不是人為可以實現的成果。今年以來,相關狀況有所緩解,但沒有解決——9月中旬,番茄上首秀的新書日均仍有近2000部。

大量AI內容的湧入,沖擊了字節引以為傲的算法。番茄小說提供給新人作者們的首秀流量扶持,被AI內容攪亂,尚未在番茄小說這片流量富足的土地上成功掘金的底層作者們,就這樣被驅逐。

平台的大手多次按下,試圖驅趕那些拙劣的AI內容。只是稍不注意,數據就又會反彈,還時常會有“誤傷”發生。面對動不動就斷崖式下跌的流量,平台上的新人作者們只能另尋出路。


01 AI搶奪飯碗的故事,在網文行業已經發生了

2024年6月的某一天,蒼術突然發現自己番茄小說上的作品“一點流量都沒有了”,收藏數和訂閱增長數是最重要的兩個數據,卻幾乎停滯不再變動。

這是蒼術未曾想象過的局面。在那之前,他已經在起點上寫了五年多的網文,畢業以來沒有打過一份工,但可以做到月均5000元的收入,已經超過了網文作者的平均水平。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才選擇遷移到流量大、賺錢快,簽約門檻也更低的番茄小說上。

這場風波可以追溯到番茄小說於去年2月開始內測的AI輔助寫作功能,能使普通作者實現日均2萬字以上的內容,專業工作室甚至可以實現月產百部作品的工業化生產。變化來得迅猛而直觀,不過月余,也就是同年的3月1日,番茄首秀新書數量同比飆升了13倍。

大量的AI網文湧進平台,刮分走了有限的、平台給予新手的流量,新作者們的出頭之日遙遙無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