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共官自爆政經內幕 吁民眾提前避險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共將於本月開二十屆四中全會,近期中共黨媒鼓吹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強大韌性和活力”。一名在中共地方財政部門任職的官員向記者揭露,中共地方政府已陷入財政危機,已經“失能”。他並提醒民眾,中國經濟明年更困難,應及早做好財務避險。


因中央敲骨吸髓 地方政府陷入“失能”

中共南方某省財政系統官員楊清(化名)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所在省的財政收入在全國前列,但是在新冠疫情三年,政府的財政資金存量消耗殆盡,這兩年許多問題浮現。


楊清表示,長期以來,北京中央和地方分配不公。中央政府對地方是一種敲骨吸髓式的剝削。比如說是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政收入,52億元歸中央,48億元歸地方,近幾年變成是五五開,50%歸中央,50%歸地方,但其實這對地方來說是遠遠不夠用的,因為地方承擔的項目實在是太多。

據中共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19,70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3%。

楊清表示,官方公布的財政收入數據基本上歷年都是增長的,但為什麼之前從來都不提“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近年強調“三保”,這本身就說明出現危機了。真實的財政收入,一般人並不知道,這是政治上的黑洞,都是保密的,對外公布的東西是不能信的,都是宣傳而已。

“中央政府對外是一本明帳,對內是一本暗帳,這個暗帳只有少數人知道。”他說。

近幾年中共各地方財政已頻現危機信號。楊清所在的當地政府從今年7月底開始一批項目支出被暫停,都是屬於所謂的“三保”項目,對應的是一些經常性支出,如人員工資、日常辦公經費,政府辦公樓的物業管理費。




一名在中國地方財政部門任職的官員對記者揭露,中國地方已陷入財政危機,政府“失能”。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從7月開始已經斷斷續續有三次被暫停了。比如說城市的垃圾清運,一些政府的公務用車,公安用的一些設備(采購),這些項目都被暫停了。”楊清說,主要原因是沒有財政收入,債務融資還沒有到位,政府沒有辦法去支付的款項,就被掛起來,累計暫停項目支出有幾十個,等於政府基本職責被掛起來,其實已經是失能了。

“如果社會要出現問題,首先反映在它的財政出現了問題;財政出現危機了,那麼就代表這個社會已經慢慢地往亂的方向走。”他說。


各地公務員降薪消息近年時有傳出。楊清表示,在薪水方面,他們當地從2022年開始,共減薪過三次,總幅度達到25%左右。但降薪不是直接從基本工資上減,而是利用各種名目。比如胡溫時代的過節費早就不存在,原來工作一年之後要增發一個月獎金的,現在獎金減少,年終的考核獎也減少,原來每個季度會發一些獎金,也沒有了。

楊清認為,中共財政問題真正暴露出來,就是從新冠疫情開始的。經濟變差,疫情封控政策是重要原因,歸根究底是共產黨的體制造成的。

中共建政76年的“吸血”軌跡

今年是中共建政76周年。作為財務專業人員,楊清對於中共篡政以來的經濟治理和政治走向的關系,有獨特的分析。

他表示,在中共建政之後,毛澤東搞出了大饑荒、文革,整民營企業家,一直在折騰中國。到國民經濟崩潰了之後,1978年鄧小平搞起所謂的改革開放,但並不是說使所有人民富起來,而是選擇性地讓官僚集體富起來,官僚掌握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中共靠國有企業來吸中國人民身上的血。

“到朱镕基時期,國有企業有些放掉了,賣掉了,但是保留了大的、主要的,像中國電力、移動公司、煤炭等國有企業,還是牢牢掌握在共產黨手裡的。到了習近平,他覺得自己手中的財富已經很多了,不能讓底下的民眾收入再多起來了,否則會危害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他就向左轉。”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10-10 22:44
    官員富豪可以把資產老婆孩子情人轉國外,如許家印、宗慶後購海外資產、搞海外信托...百姓哪有那本事?上哪避險去?還不是坐等肉爛鍋裡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