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最牛國家浮出水面 美國不敢動它 中國討好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還記得川普在開啟2.0時期執政說的話嗎?


他的野心有多大,又是奪島,又是改名、又是收河,這島是格陵蘭島、這名是“加拿大洲”,而這河,便是巴拿馬運河。

這條全球最重要的“交通線”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世界貿易最關鍵的通道之一,幾乎掌控著全球貨物流向。


別看巴拿馬面積不大、沒什麼軍力、經濟規模也有限,卻能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還讓中國過路船只每年花費上百億人民幣

可這條運河的誕生,最初跟巴拿馬人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

為運河而生的國家

早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就想打通這條捷徑,可當時技術不行,只能停留在想法階段。

到了19世紀末,法國人率先嘗試,他們帶著巨資和工程隊,打算像挖蘇伊士運河那樣幹一票大的。



結果現實給了他們沉重一擊:熱帶瘴氣、蚊蟲傳染病、復雜地形,全都成了噩夢,工程爛尾,死了兩萬多人,法國人徹底放棄。

這時候,美國看准機會登場,彼時的美國總統是西奧多·羅斯福(不是新政羅斯福)正計劃打造全球最強海軍,需要一條能讓軍艦在兩洋間快速移動的通道。


問題是,運河所在的土地當時還屬於哥倫比亞,美國不想談判,就直接上了老套路——扶持“獨立”。

1903年,巴拿馬在美國支持下宣布獨立,表面是新國家誕生,實際上是美國為了修運河臨時“造”了一個國家。

不久後,美國順理成章地拿到運河修建和永久管理權,1904年正式開工,十年時間,投入巨資,也付出慘重代價,數萬勞工死於瘧疾和工傷。

但1914年,第一艘船終於通過了運河,那一年,美國全國歡騰,因為他們掌握了全球航運的命脈。


此後幾十年,運河區成了美國的“專屬領地”,駐軍、設施、法律都歸美國管,巴拿馬的主權成了空話。

地球的“收費站”之一

被人控制的命運,終究讓人不甘心,巴拿馬人為了拿回運河的主權,整整斗爭了幾十年,這條82千米的人工水道,不只是航線,更是國家的象征,幾代人都在為它抗爭、呼喊。

終於在國際輿論和現實壓力下,美國在1977年與巴拿馬簽署條約,同意分階段交還運河控制權。

美國並沒有甘心,1989年,美國以以抓捕巴拿馬國防軍司令諾列加為借口,直接出兵入侵,想繼續掌握這條戰略命脈。

但那時的世界已變,殖民思維再也壓不住民族覺醒的浪潮,經過巴拿馬人民多年努力,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國旗終於在運河區升起。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