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金正恩: 金正恩連續八次深夜閱兵,"大殺器"亮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10月10日晚,在秋雨中、深夜裡,慶祝朝鮮(专题)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式在朝鮮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廣場舉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及參加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慶祝活動的各國領導人出席。


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9日和10日晚,朝鮮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在平壤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慶祝大會,並觀看大型團體操、文藝表演和閱兵式等。出席慶祝活動期間,李強還同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等進行了交談。

本次閱兵,是朝鮮自2023年9月以來首次公開舉行閱兵式,也是朝鮮自2020年以來連續第八次在深夜舉行大型閱兵式。


10月11日下午4時許,朝鮮中央電視台播出閱兵式的新聞片。影像顯示,2輛“火星炮-20”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駛過廣場。這是被外界稱作“大殺器”的該型新型戰略核載具首度公開亮相。此外,曾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前線作戰的“海外作戰部隊方隊”,也“威風凜凜地行進過主席台”。

有分析指出,在朝鮮勞動黨八大提出的“五年計劃”即將期滿之際,朝鮮借閱兵式宣示其新型核武器,既是表明“核武庫倍增”的既定目標將順利完成,亦是呼應金正恩近期關於“朝鮮絕不會放棄核武器”的表態。

深夜亮“核”

與以往一樣,本次朝鮮閱兵式先有檢閱,其次是分列式,最後是武器展示環節。

分列式環節,從“高擎抗日革命老戰士肖像帶頭行進”的抗日游擊隊功勳部隊,到朝鮮戰爭時期的英模部隊,再到駐守在南部前線對韓威懾的一線軍團;再然後,“為扞衛祖國名譽和尊嚴,勇猛作戰建立傳奇式軍功,創造朝鮮人民軍的偉大新歷史,充分顯示朝鮮人骨氣的所向披靡的海外作戰部隊方隊”高調出場。



10月10日晚,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式。圖/朝中社

視頻畫面顯示,海外作戰部隊方隊打出了俄羅斯和朝鮮兩國國旗。方隊經過主席台時,金正恩向方隊敬禮,主席台上的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則露出笑容。此次訪問朝鮮期間,梅德韋傑夫稱“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軍人參加庫爾斯克州解放戰役建樹巨大功績,它將永遠留在俄羅斯人民的心中,將作為寶貴的一部分載入俄羅斯史冊”。

在閱兵前的講話中,金正恩亦特別談及“向可靠地執行黨和祖國命令的海外作戰部隊全體將領、軍官、士兵傳達朝鮮勞動黨和全體朝鮮人民的熱烈鼓勵和問候”。

從抗日游擊隊到海外作戰部隊,分列式方隊的“完整敘事”,呼應了金正恩在閱兵式講話中所說的“慶祝自己(朝鮮勞動黨)的整個歷史”,以及此前一天他在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特別強調的:“在長達80年的歲月裡,我們黨從未犯過路線上的錯誤或失誤。”

分列式結束後,以朝鮮“天馬-20”型主戰坦克方隊為首的武器展示環節開始。按照慣例,朝鮮的“戰略重器”一向在該環節的最後出場。

2020年到2022年,“火星炮-17”導彈發射車方隊四次在朝鮮閱兵中“壓軸”出場,每次出場四輛。2023年2月,朝鮮在閱兵中一次性展示超過10輛“火星炮-17”導彈發射車,並以另一種型號不明的戰術核武器方隊“壓軸”,引發國際輿論關注。

這一次,負責“壓軸”的是“火星炮-20”型洲際彈道導彈方隊。朝中社在通稿中寫道,當這個“最強核戰略武器系統”方隊駛入廣場時,“觀眾的歡呼達到高潮”。

朝鮮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新聞片顯示,伴隨“火星炮-20”發射車入場,煙花在大同江畔綻放,現場觀眾歡呼雀躍,主席台上的朝鮮人民軍將領集體向發射車敬禮。該新聞片還特別截取了觀禮的外國嘉賓紛紛舉起手機拍攝發射車的畫面。



從外形上看,“火星炮-20”與朝鮮目前的主力戰略核載具“火星炮-17”沒有明顯不同,二者均使用11輪發射車運載。不過,此番出現在閱兵式上的發射車編號為691和692,而此前閱兵式上多次出現的11輪發射車“常客”,是被金正恩授予功勳稱號的321號發射車。


“火星炮-20”型導彈亮相,顯示出朝鮮的“核武庫倍增”計劃,在核載具的研發生產上再度提速。2024年10月底,朝鮮才首次試射了“火星炮-19”。 今年9月1日,金正恩前往導彈總局所屬化學材料綜合研究院相關研究所視察大功率固體燃料導彈發動機時,官方報道才首次提及計劃用於下一代導彈。僅僅一個多月後,“火星炮-20”就完成了“首秀”。



10月10日晚,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式。圖/朝中社

值得注意的是,與采用液體燃料推進的“火星炮-17”不同,“火星炮-18”到“火星炮-20”均采用不斷研發升級的新型固體燃料發動機。今年9月的報道披露,“火星炮-20”使用的新型發動機兩年來已進行8次地面點火試驗,驗證了可靠性。

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比液體燃料導彈發射周期更短、生存能力更強。2023年以來朝鮮宣布的較大的軍工科研成績,如固體燃料火箭、新型發射車、“金君玉英雄”號和“海嘯”兩種不同的水下發射/攻擊平台,都展現了朝鮮核打擊能力更加多元、更加隱蔽、更加敏捷。外界分析認為,其目標都是確保在美軍所謂“一次打擊”之後能保有核反擊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核威懾”。




10月10日晚,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式。圖/朝中社

展示“綜合核打擊能力”

除了高調“首秀”的“火星炮-20”洲際彈道導彈,近年來,朝鮮同樣在中程導彈領域大力研發新型固體燃料發動機,並試射新武器,其中的“代表作”“火星-11甲”新型高超聲速導彈,此番亦亮相閱兵場。韓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此類導彈更有可能突破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

受到外界關注的還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朝鮮尖端武器”600毫米多管火箭炮。視頻畫面顯示,處於打開狀態的小型無人機發射車方隊也出現在閱兵現場,每輛載具可以搭載數十架小型無人機。

不過,上述武器大多已在本月剛開幕的“國防發展—2025”武器裝備展上出現,或在更早前得到過公開報道。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閱兵式上出現的不少裝備,已被納入朝鮮全新的“國家核武器綜合管理體系”中。今年5月,金正恩視察600毫米多管火箭炮及導彈部隊的聯合演練,就旨在讓各系統熟悉這一綜合打擊體系。當時,金正恩還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戰術核武器系統的戰斗可信度,不斷復合擴大其運用空間的重要任務”。



不過,此次在閱兵式上亮相的朝鮮重要戰略和戰術核武器,其具體性能如何,還有待觀察。2020年之前,朝鮮的大型閱兵式通常在白天進行,但自2020年開始一直在深夜進行,通常在午夜12時開始或結束。本次閱兵式開始前,曾有韓美媒體推測朝鮮或因10日晚間將有大雨的天氣預報改變閱兵時間,但最終閱兵式仍在夜間進行。

曾在韓國文在寅政府時期擔任青瓦台禮賓秘書的卓賢民,在接受韓國媒體《京鄉新聞》采訪時稱,他曾在2018年和時任朝鮮三池淵樂團團長玄松月交流時提議“可以在深夜舉行閱兵式”。

卓賢民稱,夜間閱兵的燈光效果能讓現場更加動人,且可以“把想展示的東西展現得亮一些,把不想展示的部分則弄得暗一些”。亦有其他韓美分析人士指出,在朝鮮進行夜間閱兵後,很難仔細觀察閱兵式上新公開的武器裝備。

除10日晚的閱兵式,10月9日到10日間,朝鮮還舉行了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大會及文藝表演。相關新聞片顯示,在文藝表演中,身著軍裝的演員表演了“胸口碎石”等節目。這也是朝鮮自2023年啟動“積極外交”新戰略後,進行的規格最高的一次主場多邊外交活動。

金正恩的女兒此前曾多次陪同父親出席閱兵式,但這一次並未出現在朝鮮中央電視台的畫面中。不過,在10月9日、10日的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相關節目中,朝鮮中央電視台多次播出金正恩攜女兒視察軍事活動的影像。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