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石破茂"战后80周年谈话"全文与各界评价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言)


距离上次大战结束,已经过了80年。

这在80年间,我国一贯作为和平国家而前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今天,我国的和平与繁荣,是建立在战殁者等诸位的宝贵生命和苦难的历史之上的。


我在3月访问了硫黄岛、4月访问了菲律宾的卡利拉亚的“菲岛战殁者之碑”、6月出席了冲绳全阵亡者追悼仪式,并访问了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8月出席了广岛、长崎原子弹死难者·牺牲者慰灵仪式、以及出席终战纪念日的全国阵亡者追悼仪式,通过这些活动,我发誓再次将上次大战的反省和教训深深铭刻于心。

迄今为止,在战后50年、60年、70年的节点上都发表了内阁总理大臣谈话,对于历届内阁关于历史认识的立场,我予以继承。

在过去的三次谈话中,对于为什么无法避免那场战争这一点,几乎没有触及。战后70年谈话中,虽然有“日本试图通过行使武力来解决外交、经济上的僵局。国内的政治系统未能起到制止作用”这一段,但没有讨论更多细节。

日本国内的政治体系为什么没能起到制止的作用呢?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进入全面战争时代,根据开战之前内阁设置的“总力战研究所”和陆军省设置的所谓“秋丸机关”等的预测,战败是必然的。许多有识之士也感受到战争遂行的困难。

政府和军部的首脑层也认识到这一点,但为什么未能做出避免战争的决断,而是如此鲁莽地发动了战争,导致国内外众多无辜生命的牺牲呢?原首相米内光政曾指出:“要注意,为了避免渐渐贫困而变成彻底贫困,”这一指摘也在其中,为什么无法进行大的路线调整呢?

值此战后80年之际,我希望与各位国民共同思考。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问题)

首先可以列举当时的制度上的问题。战前的日本没有适当整合政治和军事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下,指挥军队的权限即“统帅权”被视为是独立的,在政治和军事的关系中,政治总是处于优先位置的“文官统制”原则,在制度上并不存在。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限也是有限的。在帝国宪法之下,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在内的各国务大臣处于对等关系,内阁总理大臣虽为首席,但在制度上并未被赋予统率内阁的指挥命令权限。

尽管如此,到日俄战争时期为止,元老发挥了整合外交、军事、财政的作用。那些曾作为武士而从事军事工作的元老们,在很好理解军事的基础上,能够加以控制。借用丸山真男的说法,“元老·重臣等超宪法般的存在的媒介”,在国家意志的一元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元老们逐渐去世,这样的非官方机制衰退之后,在大正民主下,政党尝试了政治和军事的整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令世界发生巨大变动之际,日本成为国际协调的主要担当者之一,在国际联盟中成为常任理事国。1920年代的政府政策,如币原外交(译注:币原喜重郎的外交政策)所表现的那样,帝国主义扩张遭到了抑制。

1920年代,舆论对军方态度严厉,政党主张大规模裁军。军人感到肩身狭窄,对此的反发,被认为是昭和时期军部台头的背景之一。

传统上,统帅权仅限于作战指挥相关的军令,与预算和体制整合相关的军政,则属于内阁一员的国务大臣的辅佐事项加以解释和运用。“文官统制的缺失”这一制度问题,由元老和政党通过所谓的运用来弥补。

(政府的问题)

然而,统帅权的意义逐渐被扩大解释,统帅权的独立,被军部利用作为排除政府及议会介入·控制军队整体政策或预算的手段。

在政党内阁的时代,政党之间为了夺取政权而展开丑闻曝光大战,政党因此失去了国民的信赖。到1930年,在野党立宪政友会为了动摇立宪民政党内阁,与海军的一部分人联手,围绕伦敦海军条约的批准问题,主张侵犯统帅权,对政府展开了激烈的攻击。最终令政府勉强批准了伦敦海军条约。

但是,1935年,宪法学者兼贵族院议员的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被立宪政友会作为攻击政府的材料加以谴责,并发展成为卷入军部的政治问题。当时的冈田启介内阁,对于学说上的问题,认为“除了委托学者别无他法”,试图从这个问题在政治上保持距离,但最终屈服于军部的要求,两次发表国体明征声明,否定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普遍立场的天皇机关说,而美浓部的着作则被禁止发行。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4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