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孟买领先30年? 中国人就是不买账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一条在美国论坛爆火的帖子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位印度网友语气颇为自豪地写道:“孟买明明比上海领先了30年,为什么中国人还总觉得印度落后?”


不少印度网友纷纷点赞支持,而中国网友则一头雾水,直呼“这是哪门子的领先?”这场跨国网友的观点碰撞,其实揭开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发展,到底是看富豪数量和摩天大楼,还是看全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结构?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城市PK”,而是两种国家路径、两种城市逻辑、两种发展理念的对比。美国网友看热闹,印度网友看希望,中国网友看全局。


从数据来看,孟买确实富豪扎堆,胡润2025年榜单显示,孟买亿万富豪数量超过90位,首次超过北京,GDP也达到3100亿美元。但别忘了,上海的GDP是9000亿美元,差了不止一点点。这场争论背后,是一场关于“怎么看待发展”的集体认知博弈。

孟买的金融光环,不代表全民的生活线

孟买的确有它的光鲜亮点。它是印度的金融中心,拥有亚洲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它是宝莱坞的心脏,电影年产量全球第一;它是富豪云集之地,印度首富安巴尼的10亿美元豪宅就矗立在孟买市中心,57层高,每一层都有专属功能——从瑜伽馆到直升机停机坪,一应俱全。

这些元素拼凑出一个看似“领先”的城市形象。但问题来了,这种领先是谁的领先?是金融资本的领先,还是普通市民的幸福感领先?从产业结构上看,印度近年来大力发展IT和服务业,试图跳过制造业阶段,直接迈向“数字经济”。

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实际效果却是产业链不完整,制造业长期依赖进口,连一根螺丝钉都要从中国买,谈何自主发展?对比之下,中国的城市发展逻辑更强调“打地基”而非“盖阳台”。


上海不是没有金融和高楼,但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制造业网络,是从义乌到昆山的产业配套,是高铁与地铁织就的交通网,是一整套城市运行机制的系统化成果。相比之下,孟买的高光更像是孤岛式的繁荣,缺乏向下辐射的能力。

所以,中国人不是否认孟买的成就,而是看得更全。城市发展不能只看富豪数量和媒体热度,更要看基础设施、社会公平、产业支撑这些“看不见的底盘”。






贫民窟的阴影,是孟买无法回避的现实

说白了,中国人对“领先”的理解,不是建立在摩天大楼和金融指数上,而是建立在有没有大规模贫民窟、有没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有没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上。

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却住着超过100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万人。这里的房屋多为自建棚屋,没有下水道系统,垃圾堆积如山。一边是私人直升机起降的摩天大楼,一边是用塑料布遮风挡雨的平民窝棚,这种“折叠式城市”让人无法忽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16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共有 16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2 游客 [水.教.士.二] 2025-10-12 10:02
    随地大小B,领先何止30年!
    评论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10-12 07:44
    印度的优势是 英语+人口结构年青,毕竟软件原始开发用英语,开发完成后再转化成其它语言,懂英语在开发软件上有天然优势。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问题,印度在这方面负担轻。
    Prev Page1Next Pag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4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