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特朗普: 经济学人:川普没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后盘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言


在美中关税战休战一阵子后,战火在这个周末再度被点燃!中国9日宣布新一轮的稀土管制,美国总统川普隔天马上对中国加徵额外的100%关税以及对“任何及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作为反击。川普称新关税将在11月1日生效,并认为延迟生效是谈判策略之一,“之所以设定在11月1日,就想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经济学人》11日分析指出,“观望等待”是处理中美关系的明智之举,而中国之所以会有这“突如而来”的稀土禁令,则可能是出于3种考量。




中国9日宣布新一轮的稀土管制后,美国总统川普隔天马上对中国加徵额外的100%关税以及对“任何及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作为反击。(图/新华网、川普X)

美中关税战与中国“莫名冒出”的敌意

《经济学人》报导指,面对川普的关税战,世界各国几乎都尽量避免以同样手段对美国展开报复性关税,大部分国家都认为与其要冒着与美国冲突的高风险,不如想办法安抚川普;然而,中国是例外,美中之间你来我往互相课徵高关税,直到春季才达成最后一刻的停火协议。

但这次停火就在10月初破裂,中国9日的稀土出口管制引发了川普新一轮的100%关税与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川普还称,他将关税实施日压在11月1日,就是希望能观望情势,评估是否还有谈判空间。

报导指,川普与其他人应该都对中国的的出口管制举动措手不及,因为双方似乎早在6月就解决与中国的稀土的争端,因此川普才会称中国的稀土政策是“莫名冒出”的敌意。但分析认为,中国的举动或许没这么“莫名”,有可能是出于这三个动机:准备、施压与恼怒(报复)。

中国稀土禁令动机:准备

首先是“准备”(prepareation)。中国领导层早就意识到,在经济战的时代,稀土是他们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因此,他们一直认真建立一套监管框架,让中国能在必要时便将这个武器运用到极致。

新规就是这一计划的延伸,管制范围远超以往,凡是含有微量中国稀土的产品,即使由外国企业制造并售往第三国,也需取得许可;甚至即便产品本身不含中国稀土,只要使用了中国的采矿、冶炼或磁铁制造技术也受规范。其实这些规定在实务上难以监控与执行,但在原则上,它们主张了一种与美国常用、且中共本身也很痛恨的做法:“长臂管辖”。

规范一旦生效,中国可依情势决定核发许可的速度与严格程度,在和平时期可快速批准,减少供应链的干扰;但若贸易关系恶化,则可透过拖延审批或强化执法来“掐住”供应链。无论情势好坏,这套制度都将增加全球科技企业的监管负担。不过,若从“准备”角度看,这更像是一项预防措施,而非主动升级。






中国领导层早就意识到,在经济战的时代,稀土是他们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图/维基百科)

中国稀土禁令动机:施压


其次,它也可能是外交施压手段(pressure)。中国有可能是想在川普与习近平于月底的APEC峰会场边会晤前先施压。稀土管制并非唯一的筹码,中国反垄断机构近期也调查了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与高通(Qualcomm)的并购案。

中国或许想用这些“棍子”配合些许“胡萝卜”,例如承诺购买美国黄豆或投资美国制造业。依此推测,中共认为这场会面可让川普进入“交易模式”,或许能以威逼利诱并进的方式,让川普减少对中国的现有关税,以及放宽芯片出口限制。

中国稀土禁令动机:报复

第三,可能是出于报复(retaliation)而非升级情势(escalation)。分析认为,中国的稀土管制可能是中国美国上月末推出的所谓“50%规则”的愤怒反应。根据这项规则,美方对外国企业实施的任何贸易限制,也自动适用于该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美国官员认为这只是关闭法律漏洞的无害措施,但中国一向对此类举动高度敏感,或许视其为违反了近期双边贸易谈判的精神。

后果有哪些?

无论中国此举的动机是准备、施压还是报复,显然都未料到川普会如此强硬地反击。美国总统甚至威胁取消与习近平的会面,这将打乱北京的外交盘算。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短期内若失去美国芯片设计软件,将难以为继。中国领导层也不会乐见更高的关税,尽管他们可能计算过,三位数的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会比对中国更大。

两大强权都不希望目前这场贸易冲突继续升温,但双方都难以退让。中国或许愿意在执行层面提供某些保证,但不太可能在外部压力下撤回法规;而川普则不愿显得软弱。他的内阁中较为理性的官员,例如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在与中方反覆谈判后,如今可能也难免感到挫折。

贝森特在两国首次于日内瓦会面后曾表示,若双方能更早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过去几轮贸易升温本可避免。然而,近几天的发展显示,即使双方保持对话,这两个全球超级强权仍难免陷入冲突与误判。在美中深度依存的同时,他们仍被深深的不信任所分隔。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1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