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个"万岁",让孙中山感到厌恶至极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图为汉武帝画像

到秦汉时期,随着中国逐渐形成大一统局面,“万岁”这词儿也进一步跟皇权高度绑定。史书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嵩山祭祀,走到山下听到空中传来三声“万岁”呼喊,但所有人都表示不是自己喊的。于是大家认为,这是中岳天神在欢呼汉武帝的到来,是天降祥瑞。汉武帝最喜欢祥瑞了,听大家都这么说,那武帝自然是龙心大悦,然后便赐喊出“万岁”的山峰为万岁峰,还在山上修了一座万岁亭,山下修了一座万岁宫。当然各位也都能想明白,这种违背常识的事情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所谓“中岳天神喊万岁”的祥瑞,大概率是大臣们事先准备,用来讨好刘彻的行为艺术。


这种事情咱们能看明白,但汉武帝看不明白,也不想看明白。于是从汉朝往后,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规定,只有涉及到皇帝才可以喊“万岁”。也就是说,谁要有事没事对别人喊“万岁”,那就是僭越。到了东汉时期,就出了这么一档“僭越”的事。据《后汉书》记载,汉章帝的大舅哥窦宪凭借姻亲关系,一路官运亨通。尤其在汉章帝去世,汉和帝即位后,窦家人那更是权倾朝野,大肆安插亲信党羽。有一次,已经归附汉朝的南匈奴向汉和帝申请,说北匈奴长期南下骚扰,抢了我们的草场,劫掠我们的牧民,请求天子派天兵前往征伐。当时已经是车骑将军的窦宪领命出征,率几路兵马大破北匈奴,斩首一万多人。窦宪还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以后,才班师回朝。




◇ 图为连环画《窦宪赐死》封面


在那个年代,一个将领能带兵深入匈奴腹地,还能刻石回朝,那基本就和卫青,霍去病一样牛掰了。为了奖励窦宪的军功,汉和帝拜窦宪为大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兼任陆海空三军司令。本来窦宪就权倾朝野,再加上立了这么大功劳,于是朝中很多大臣就想借此机会拍窦宪的马屁。于是,当窦宪回到长安面圣时,尚书以下的官员们凑在一起一商量,就说一会儿拜见窦宪的时候,要高呼“万岁”。结果,这话被尚书令韩棱听到了,他立马训斥这些人说:“对上不谄媚,对下不亵黩,按礼制,压根儿就没有臣子称万岁的道理”!这件事才被压下来。虽说喊窦宪万岁这事儿没成,但群臣想喊万岁的打算可是传开了,很快汉和帝就知道了此事,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后,汉和帝一边假装毫不知情,一边紧锣密鼓的开始了铲除窦宪的计划。他先是派官员热情迎接窦宪,并按等级封赏立过功的将士。结果不出几个月,汉和帝就突然发动政变,大肆扑杀窦宪党羽,窦宪也被解除一切职务押往封国,不久后被迫自尽。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万岁”这个词儿跟皇权有了深度绑定,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只有官方仪式上,比如皇帝封禅,祭祀,出行等重要场合,皇帝能享受山呼万岁。如果民间自己起名叫万岁,官府管得不太严。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叫万岁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名将李远,就字“万岁”。后来,西魏皇帝元宝炬登基时,就点名要李远扶着自己上龙辇,皇帝想借李万岁的名字沾沾喜气。只是遗憾的是,皇帝没有因此而万岁,元宝炬只活了45岁就挂了,不仅命短,还没体会到皇帝的威严,西魏这些个皇帝始终是宇文家的傀儡。不久后,宇文氏就废了西魏皇帝,建立北周,自己坐了江山。李远李万岁也再一次改换门庭,成了北周的将领。除了李万岁,当时还有一个名将,叫史万岁。这位追随杨坚历经北周、隋朝两朝,不仅多次出征突厥,还在隋灭南陈的战役中立下大功。到了唐朝时,史万岁入选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到了宋朝,武成王庙七十二将中也有史万岁。不过,这个人的晚年比较不幸,死于隋文帝的猜忌。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