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印度: 加拿大为何此时在锡克教问题上对印度让步?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三、脆弱平衡下的合作前景


阿南德此访达成的具体合作安排,确实使双边互动重新回到以具体议题为牵引的务实轨道,为双边关系再启动注入了实质性内容。

然而,若将这些进展视为两国关系已实现“全面修复”,显然为时过早。


当前的回暖更多建立在短期政治氛围好转的基础上,而非源于制度性互信的真正重建。加最新民调显示,仍有半数以上民众对印持负面看法。与此同时,尼贾尔案的司法程序仍在进行中,其不确定性持续引发印方不满。这些因素共同表明,尽管加政策调整移除了最直接的外交障碍,但并未从根本上消解锡克教问题在双边关系中的敏感性。

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锡克教分离主义议题在两国政治语境中存在着根本性认知差异。对加而言,这主要涉及侨民政治与国内选举平衡;但对印来说,这直接触及国家主权与反分离主义的安全红线。这种错位使得锡克教议题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既可能因突发暴力事件激化民意、迅速发酵为外交危机,也可能因加国内政治变动再度升温,使双边关系重陷对峙。


在此背景下,尽管印目前愿以开放态度探索合作路径,但其战略底线十分明确: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都不能以削弱印方对核心安全关切的持续监测与制度性保障为代价。从印视角看,加当前对锡克教问题采取的“去政治化”处理虽受到欢迎,但仍处于观察验证阶段。印方关注的不仅是官方的口头承诺,更是加方在具体行动上的一致性——包括对相关社群活动、资金流动、跨国安全事务的实际监管能否持续落实。

这种互信的脆弱性决定了当前印加关系的“解冻”状态能否持久;也就是说,未来印加关系的冷暖,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合作项目本身的多寡,而在于加能否在社群压力与外交风险之间维持足够稳定、制度化的控制。卡尼政府虽然让印方重新看到了合作的可能,但双方都清楚,一旦出现另一起类似尼贾尔案的突发事件,或加方政策出现反复,现有的政治默契极易被打破,刚刚有所恢复的信任将迅速瓦解,曾经的合作成果很可能被迫暂停或重估。


结语

归根结底,此次印加关系缓和是一次战术性回暖,而非战略性转向。它由加内政转向驱动,并因美施加的外部压力得以推进。然而,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锡克教议题,作为一个兼具内政敏感性与外交爆炸性的难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历史经验表明,缺乏政治互信支撑的务实合作,其抗风险能力往往异常脆弱。“破冰”一步虽已迈出,但冰层之下,依旧是暗流汹涌。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