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3年無償接送,換26刀致命捅刺,所有家長應警惕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必須說說深圳的這起案件,太炸裂了。


一個初三的男生,對著同班女同學,連捅26刀,致其死亡。

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他先捅了女生好多刀,致其倒在血泊之中,然後轉身離開。

可在聽到倒地女生的呼救聲後,他又轉過身跑了過去。

他不是良心發現要去救女生,而是上去對著倒地的女同學,又連補了好多刀。

事後經過警方勘查,兩次,一共26刀。

幹脆,冷靜,殘忍,刀高高地舉起,再深深地扎進去。

他才15歲。

這不是沖動,也不是糾紛,而是赤裸裸的故意殺人。

有什麼深仇大恨,要這麼下狠手下毒手?

案情不並復雜,但越了解內情越讓人發毛。

讓人詫異的是,殺人和被殺的,不僅是同班同學,還是同一個小區的。

更想不通的是,被害女生家接送這個男生上下學整整3年。

上初中以來,這個捅人的男同學,每天上學放學,都是被害女生家人接送的。

而且,是無償的。

整整3年,每天上下學,男生都坐在女生家車的副駕上,每次上車都會說叔叔早上好,下車時也會說謝謝叔叔。

有禮貌,懂分寸,一度贏得了被害女生家人的一致好感。

從初一到初三,整整3年,女生家接送了這個男生3年,可到頭來,他卻親手捅死了這個女生。

所有人都在問,為什麼?

這個問題暫且放下,先來看看這個凶手在作案前後所做的一切。

作案前,男生在網絡上進行了大量查閱,最近幾年有影響力的未成年人殺人案,他幾乎都仔細看過。

而且,還重點了解,他這個年齡如果殺人了,需要擔負什麼法律責任。


最近幾年,未成年人殺人案,這幾乎都是逃不脫的環節。

在剛了解這個案件時,我就在想,會不會也有這一環呢?現在看來,這起案件同樣存在。

我未成年,即便我殺了人,我也不會死,未成年人渣的統一心理,在深圳這個人渣身上再次應驗。

為了作案行凶,他大量查閱之前的案例,學習經驗。

為了逃脫懲罰,先了解殺人後會有什麼後果。

都搞清了後,他開始網購作案工具,然後實施作案。

冷靜,分析,尾隨,捅刺,這不是一起簡單的應激作案,而是有預謀有計劃的故意殺人。

別看只有15歲,但心裡素質超級強大。


殺人後,手上有血有傷,他對父母撒謊說,自己見義勇為被砍傷雙手。

為了逃過懲罰,這一家人包括律師,想盡各種方法。

父母將孩子見義勇為受傷的消息,發布在小區群裡發布信息,企圖脫罪。

律師想了兩招,先把作案動機往校園霸凌上靠,又往爺爺去世受刺激上靠。

凶手呢,在法庭上先辯稱自己精神有問題,然後再當庭下跪磕頭痛哭求饒,我不想死。

這一家人,為了活命,用盡了各種小聰明。

早知如此,為何不好好管教孩子?

作為父母,常年放任孩子一個人跟年邁的奶奶生活,早就埋下了禍根。

可是惡果,卻讓別人承受,這種事,誰能饒過你?憑什麼?

當初被你捅了26刀的同學也求饒了,你饒她了嗎?

在看守所半年,養的白白胖胖,還抱怨裡面又苦又累,想早點回去。

如果真悔過,會是這般?

他不是認罪了,他只是害怕了,怕死。

最後,回到為何殺人的問題上。

同班同學,同一個小區,3年接送上下學,雙方家長都熟悉,無論怎麼說,都不會下此狠手。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