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楊振寧: 如何評價活了103歲的楊振寧,如何看之前一些...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楊振寧先生活了一個世紀,參與推動了人類科學的進步,並且目睹、經歷了世界的變化。與激流勇進的英雄們相比,他的人生中有更多順勢而為。他有跨文化的視野和成就,但始終記得自己從哪裡來以及該向哪裡去。


楊振寧是一位回國很晚的“海歸(专题)”。2003年12月,81歲的楊振寧才徹底由紐約(专题)石溪遷回北京清華園定居,他還為自己的家取名“歸根居”。

互聯網上除了贊揚楊振寧,也曾有過不少對他的奚落,認為“他加入美國國籍,不愛國”,“在美國一輩子,老了才回國”。還有他在82歲高齡時與時年28歲的翁帆女士結婚,也一度遭到世俗的菲薄。然而,時間是一把最公正的尺子,今天楊振寧先生逝世,網上充滿對他的贊譽和緬懷。


1942年,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物理系畢業,隨後轉到清華大學研究院讀碩士。1944年,他獲得了清華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又於翌年公派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专题)大學,後於194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哲學博士學位。

1950年,朝鮮(专题)戰爭爆發,美國政府禁止所有獲得博士學位以上的華裔(专题)返回中國楊振寧回國問題一時無法實現。楊振寧畢業後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員,從事統計力學和對稱原理、粒子物理學研究。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翌年,兩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和李政道也因此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

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楊振寧的科學成就和新中國的建設沒有直接聯系,更談不上報效祖國。

1971年7月,在闊別故土26年之後,楊振寧首次回到中國,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在那次回國訪問中,楊振寧見到了摯友鄧稼先,他從鄧稼先那裡獲知中國原子彈是中國人自力更生制造的,他激動涕零。

鄧稼先是楊振寧留學時的同學,從錢學森到鄧稼先,那批歸國的才俊支撐起了中國“兩彈一星”的偉大事業,成為共和國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的最早一批功臣。他們是可歌可泣的共和國科技英雄和先驅。

對共和國早期科技進步做了旁觀者的楊振寧,直到改革開放才真正重新接近祖國。1980年,楊振寧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設立“對華教育交流委員會”,從美國中國香港(专题)地區募集資金,資助中國學者前往美國進修。前後十余年間,近百位學者受此資助赴美進修,他們成為後來中國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


1997年6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正式宣告成立,楊振寧應邀擔任中心名譽主任。楊振寧於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他親自募集資金創立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基金會,用於人才引進和學科建設。他以身垂范,以八十多歲高齡繼續從事一線教學科研工作,親自參與物理學人才培養工作,為清華大一學生講授“普通物理”課程

很多人相信,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楊振寧竭盡全力,最大程度彌補自己在這之前幾十年沒能參與國家復興的缺憾,他為迅速拉近中國高校理工科建設與世界一流水平的距離做出了卓越貢獻。

楊振寧翁帆女士於2004年結婚,輿論的注意力一度從他的科學貢獻轉向了他的私生活,這當中發生了相當復雜的議論,其中一些幹涉到楊振寧先生和翁帆女士的個人權利和自由。但是,輿論的正義逐漸占了上風,阻止了那些議論的無限發酵。翁帆女士陪伴楊振寧20多年,他們的婚姻最終得到了社會的理解和祝福。


楊振寧身上,我們看到出國留學者報效國家模式的多樣性。有些人在國外學成後迅速回國,或者在國外取得一定工作經驗後及時回國,投入到國內亟需的建設中。老一代科學家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歸國,尤其值得歌頌、景仰。但也有人留在了國外,在那裡繼續研究事業,構建人生。他們中的許多人並未忘掉自己的根,也沒有泯滅報效祖國(故國)的意願,他們只是在有意無意中等著恰當的機會。

改革開放成為了楊振寧等在美國創造了巨大成就的科學家與國內科學發展實現對接的機會窗口,楊振寧得以帶著他的巨大積累重新投入祖國的懷抱,實現他報效國家的獨特發力。

老胡注意到,最近幾年,一大批在國外取得成就的華裔科學家紛紛回國。美國中國華裔科學家的打壓和中國的開放正在促成一個海外華裔科學家成批回國的新浪潮。

老胡想說,報效國家,我們鼓勵早,但無需抱怨晚者。只要我們的國家保持開放,欣欣向上,世界各地積蓄了力量的中華兒女,就有可能在不同時間裡和不同場景下,以種種方式回報華夏對他們自己或者對他們祖先的養育。所以,讓我們對出國留學學成後沒有立即回國的青年才俊們給與更多包容,他們的科學人生才剛剛開始,中國在不斷發展,無論他們的人生路怎麼走,都有可能在未來歲月裡與國家建設的延伸形成某種交匯,他們以及後代為中國復興和不斷進步做貢獻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以寬闊的胸懷祝福他們隨遇而安,走好自己的人生。

最後,老胡要向“老海歸楊振寧先生致敬,祝願他一路走好。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