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戰火和制裁"逼不退"的中國商人:伊朗同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4年剛進入伊朗市場後不久,燈具廠老板談先生就面臨本地競爭對手“全方位”的擠壓和打擊——招聘的當地員工遭遇“家訪”,甚至被指責“幫外國人是賣國行為”;以“偷稅漏稅、走私”等罪名被告上法院,在拘留所待了十幾天;一年多的官司纏身,最後損失和罰賠了上千萬元人民幣(专题)。


十多年過去了,山東人史先生一提起伊朗市場,也繞不開“上當受挫”的經歷。盡管他已經在伊朗工作多年,娶了當地人做太太,還擁有不少本地朋友組成的關系網。

不過,受訪的中國商人們似乎對伊朗市場保持樂觀,只要“肯深耕當地市場”、“合規經營”。即便上月底聯合國重新對伊朗施加武器禁運等相關制裁,他們也都不約而同強調,伊朗有相對比較完備的工業基礎,包括人才在內的資源稟賦豐富,是一個可以深入挖掘開拓的市場。


“我們接觸的一些伊朗商人基本上都是給我們這個信號,明確的信號——他們的商業體系,掙錢很容易。”史先生在德黑蘭的合伙人老雷日前告訴澎湃新聞,伊朗人有一套自己的商業邏輯。“伊朗的市場很大,它是一個很好輻射中東的‘前進基地’。”老雷說道。2024年數據顯示,伊朗人口約有9100萬。

不過,伊朗歷史學家、目前在波士頓(专题)大學訪問的作家阿拉什·阿齊茲本月撰文稱,“這些制裁正在帶來新的痛苦。日本(专题)已經凍結了幾十項伊朗資產。就連傳統上密切的經濟伙伴土耳其也正在遵守制裁。伊朗裡亞爾已跌至歷史最低點。”

世界銀行在本月的最新報告中預測:伊朗經濟將在2025年萎縮1.7%,在2026年萎縮2.8%。盡管中國商人仍在尋找商機,但他們需要切實了解,當下伊朗的經濟和社會狀況。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7日,伊朗大不裡士,大不裡士歷史集市。視覺中國 資料圖


制裁下的“抵抗經濟”韌性

伊朗遭西方經濟制裁已有40多年。在談先生看來,這個國家在應對制裁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已經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內在體系。


今年9月27日,隨著伊朗與西方國家的核談判失敗,在英法德三國推動下,聯合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恢復生效。在伊朗國內,有關“抵抗經濟”的呼聲和爭論再度響起。

伊朗經濟已經承受了制裁的主要沖擊,這一經歷推動了石油銷售、對外貿易甚至銀行機制的結構性變革。”與伊朗革命衛隊關系密切的塔斯尼姆通訊社在一篇文章中,將新制裁描繪為一個凸顯經濟韌性的機會,帶有“抵抗經濟”的論調,“不能假設再次實施同樣的制裁——這次是以更有限的形式——會復制2010年代初的影響。”

“抵抗經濟”(resistance economy)的概念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於2014年提出,是指面對當年美國新一輪制裁,通過“加強私營部門,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管理消費,盡可能有效地使用時間、資源和設施”,實現經濟自力更生。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賈瓦德·伊斯法罕尼2021年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認為,2011年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伊朗實施的再次制裁導致其經濟衰退,這種衰退在特朗普(专题)首個總統任期內逐漸加速,但制裁並未把伊朗置於崩潰邊緣。

“在當前的經濟制裁下,伊朗自2020年以來平均經濟增長率為4%。”今年6月,也是以伊“12日戰爭”爆發當月,美國保守派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發表伊朗經濟學家哈迪·卡哈扎德的分析報告認為,“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4340億美元;但按購買力平價調整後,其經濟規模增至1.7萬億美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