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哈佛: 哈佛醫學生一個月吃下720顆雞蛋,膽固醇下降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哈佛醫學院的學生Nick Norwitz最近做了一件瘋狂又大膽的事:他在一個月內吃下了整整720顆雞蛋——平均每天24顆,每小時一顆。聽起來像惡作劇,但這位“實驗狂人”並不是開玩笑的。他想用自己的身體來驗證一個關於膽固醇的爭議:大量攝入雞蛋,真的會讓壞膽固醇飆升嗎?


在開始前,Norwitz就提出假設:即使吃下60打雞蛋,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也就是“壞膽固醇”)也不會上升。結果出人意料。實驗的第一個星期,他的LDL下降了2%;接下來的兩周,更是暴跌了18%。一個月結束時,他的膽固醇水平比起之前居然降低了近五分之一。

他在視頻中分享了整個過程:自己每日的膳食膽固醇攝入量從平時的水平暴增五倍,總計約13萬毫克。按理說,這樣的數字早該引發健康警報,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在開始實驗之前,Norwitz的LDL水平約為每分升90毫克,那時他吃的是典型的美式混合飲食,偶爾偏向生酮模式。健康網站Healthline也曾指出,每天吃兩顆雞蛋與高碳水早餐相比,對血液膽固醇沒有顯著影響;即便是每周吃6到12顆雞蛋的糖尿病患者,其血脂和心臓病風險也未增加,反而“好膽固醇”(HDL)略有上升。

科學上,膳食膽固醇會與腸道受體結合,引發一種名為“Choleson”的激素釋放。它作用於肝臓受體,抑制體內膽固醇的自我合成,從而維持平衡。這意味著——人體其實自帶調節機制,吃進去的膽固醇並不一定全數“算賬”。

Norwitz解釋說,對於那些體型瘦、胰島素敏感的人來說,低碳水或生酮飲食常會讓LDL升高。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所謂的“脂質三聯征狀態”:高LDL、高HDL、低甘油三酯——一種從“燒糖”轉向“燒脂”的代謝標志。

然而,事情在他改變實驗策略後發生了轉折。為了觀察影響,他在最後兩周往飲食中加入了水果——藍莓、香蕉、草莓。結果,LDL水平迅速下降。


他每天攝入約60克淨碳水,這個量不足以讓他完全脫離酮症狀態,卻足以打破平衡。Norwitz在視頻中笑著說:“那一小撮碳水的作用,比我吃下的瘋狂膽固醇還要強。”

這位曾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者詳細記錄了自己的飲食:每天攝入約75克飽和脂肪,相當於100卡路裡,以及約5000毫克的膳食膽固醇。相比之下,美國心臓協會建議飽和脂肪應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6%。顯然,他早已遠遠超過推薦值。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做這種看似“自虐”的實驗時,Norwitz笑稱:“我想挑戰社交媒體上那些極端的飲食觀點,給人們一點智識上的刺激。”他稱這個實驗是“認知誘餌”(legit-bait)——一種用戲劇性方式吸引關注的策略,希望借此激發更多科學家投身代謝健康研究。


在這個快節奏、觀點割裂的時代,Norwitz的720顆雞蛋實驗提醒我們:科學的真相往往藏在極端之中。

或許,問題從來不在雞蛋,而在我們對營養的恐懼與誤解。而他用一個月的時間,一顆接一顆,敲開了一個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問題——關於“膽固醇的真相”。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