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2025萧邦钢琴大赛冠军出炉 亚洲人钢琴最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评审的争议:寻找风格独特的钢琴家?波兰钢琴家更能诠释萧邦?


虽然赛史上大多数的首奖得主都有著璀璨的演奏家生涯,但萧邦大赛史上却也不乏争议性的成果。1955年,第五届萧邦钢琴大赛的首奖颁给哈拉雪维奇,即为其中一例。当年的第二和第三奖得主分别为冰岛籍俄罗斯钢琴家阿胥肯纳吉(Vladimir Ashkenazy)和华裔英国钢琴家傅聪,以事后论观之,哈拉雪维奇虽然也曾在之后的赛事中担任评审,却鲜少有人认为其演奏生涯足以比拟当年的第二、三奖得主。有人认为哈拉雪维奇的演奏四平八稳,纵然缺乏戏剧性张力,却让评审容易给予中上的评分;相较之下,当年部分评审特别钟爱阿胥肯纳吉;另一部分评审特青睐傅聪,两相抵销的结果,反而造成最不容易得罪评审的哈拉雪维奇获奖。

又有另一部分声音认为,在前几届首奖均为苏联钢琴家的前提下(第四届首奖由苏联钢琴家达多维奇和波兰钢琴家彻尔尼-斯特凡斯卡并列),第五届特别需要单独颁给一位波兰钢琴家。换言之,民族主义成为了最终的评选标准。


另一次著名的争议事件是1980年的第十届赛事。来自克罗埃西亚的青年钢琴家波哥雷利奇在第三轮止步,未能晋级决赛。这样的结果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身为评审之一的阿格丽希甚至宣布退出评审团,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结果的不满。这个结果同样可以归因于评审制度和政治考量。评审制度方面,波哥雷利奇的演奏风格被视为“特立独行”,剑走偏锋的青年钢琴家当然容易招来极端的反应。支持者认为他的风格才符合具备创造力的艺术家、反对者则认为这种演绎方式悖离传统,因此与第五届大赛的结果类似,两造极端意见对冲后,导致波哥雷利奇最终没有入围决赛。

波哥雷利奇认为当届赛事首奖早已因为政治因素内定,在苏联的指导下需要由亚洲钢琴家拿下,这种说法明显影射当届首奖得主,来自北越的邓泰山。同样从事后观之,阿格丽希的退席让波哥雷利奇声名大噪,至今依然带著其充满争议的演奏与个人行事风格活跃于舞台上;而邓泰山的演奏家生涯发展同样相当成功,无愧于当年首奖的肯定。




1980年南斯拉夫钢琴家波哥雷利奇(左)在第三轮赛事止步引发争议,评审阿格丽希(右)退出评审团表达抗议,也让波哥雷利奇从此声名大噪。 图/波哥雷利奇官方网页、美联社




2025年萧邦国际钢琴大赛比赛场地。 图/The Fryderyk Chopin Institute

亚裔参赛者垄断的萧邦钢琴大赛

本届萧邦钢琴大赛另一个受到瞩目的现象是亚裔参赛者的占比相当惊人。第一轮84位参赛者中,亚裔参赛者的比例大约占60%。晋级决赛的11位参赛者虽然来自7个国家,但除了来自乔治亚的David Khrikuli和波兰本地钢琴家Piotr Alexewicz之外,其他钢琴家不是来自东亚国家,就是拥有亚裔血统。相较而言,其他三大钢琴赛事虽然也都有为数不少的亚裔参赛者,比例上却没有萧邦大赛如此悬殊。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