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杨振宁: 杨振宁三遗憾:小舅子在他家自尽 父至死未原谅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56年,杜致仁在杨振宁家中吞药自杀了,去世时只有22岁。一年后,杨振宁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且还有高额的奖金,但是杜致仁已经不在人世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杨振宁非常痛心,这也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第二个遗憾是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有关,杨武之从小就教育杨振宁,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做贡献,杨振宁也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




1945年杨振宁为了继续提升自己,选择前往美国深造,这时杨武之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儿子留美精进自己的学术,一方面又不想让儿子离开祖国,在大量的思想斗争中,还是选择让杨振宁去往美国了。

杨振宁赴美后不久,就展现出卓越的物理天赋,取得了诸多成就,然而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非美籍的科学家在科研机构处处受到限制,还有那个时期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




为了继续完成在美国的科研,杨振宁万般无奈下,加入了美国的国籍,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日后肯定要重新回到祖国。

杨武之能理解儿子这样做背后的苦衷,但心里的那道坎始终过不去,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为祖国效力。




杨振宁也明白父亲的用意,可奈何现实的种种困境,回归中国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杨武之去世,杨振宁也没能满足父亲的心愿。

1971年的3月,美国解除了公民赴华旅行的禁令,杨振宁便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回国,前前后后去了上海北京等地,看到中国的变化后,他心中激动不已。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