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分不到"餅"的青年編劇 正在集體轉向豎屏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伍岳辰稱,之所以只出老板一個人的名字,是出於名編劇的商業價值考慮,但如果一部片子,老板決定讓每個參與人都署名,就不會因為編劇跟老板的親疏區別對待,“他要麼不出,要麼全出。”伍岳辰介紹,在香港,編劇只是一份普通工作,不會貴到離譜,因此老板沒有必要剝奪新人的署名權。“更不會因為你是個小助理,就不給你署名。”




2020年中國青年編劇生態調查報告顯示,75%的青年編劇遭遇過劇本被采用但無署名,被盜用創意大綱或核心情節的情況,且近半數是入行不到三年的新手編劇


“大樹”下面的“小草”

在陳錦看來,加入編劇工作室,這是新人最穩妥的進階道路,這不僅意味著新人有工資和社保,每個項目完成後,還會額外有一筆項目獎金。

“一個人他的視野永遠是局限的,而且一個人反復面對同一個劇本的時候,會鑽牛角尖。這時候就是需要團隊寫作。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碰撞出來才有更新的內容。”陳錦說。

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在編劇工作室中,老板往往既是編劇,也是師傅,既按照職場為員工繳納社保、發工資,也要像老師一樣,培養年輕的後輩。而整個工作室的運轉也嚴重依賴老板的發展方向。“說白了,他(老板)了解哪種類型的劇,就只做哪種類型,他走通一條路後,就會一直復制這種成功經驗,永遠在寫同樣套路的東西。”

但這對於急需成長的青年編劇來說,是一種限制,一開始,陳錦覺得自己很幸運,能進入到旱澇保收、老板又有豐富資源與經驗的工作室,但時間一久,她逐漸察覺到,自己的成長停滯了。

編劇的工作緊張而枯燥,只要進組,就是一人一間屋,面對四堵白牆,24小時待命。“就是鎖在那兒,老板說開會,我們馬上就要去開會。”陳錦形容道。她大學畢業即開始從事編劇工作,並沒有太豐富的生活閱歷,體力充沛手速快,並不能彌補這個短板,“我真不知道吃不上飯的人什麼樣,只能腦補。”


她想彌補這個差距,“一是等我的老板有天願意教我了,二就是我要自己去擁抱生活。”

她選擇了第二條路。“靠老板教,你得先通過老板的考驗。但老板的考驗可能遙遙無期——他可能在觀察我,今天覺得我寫通了,就點我一下。但更多時候,我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直到離職後,她有次跟前同事提起這個困惑,同事才告訴她,自己也曾跟她類似,直到在團隊裡四五年之後,老板才開始“教”他。陳錦形容,那更像是半師徒半雇傭模式的前現代職場模樣,員工要用幾年證明自己的忠誠和悟性,老板才會傳授技藝與資源。“如果有一天,老板這棵大樹倒了,我還是一株小草。我的人生才二十來歲,我最大的需求是成長。”


沒有不被白剽的編劇

但陳錦低估了脫離“大樹”庇佑的困難。“單飛”後,她接手的第一個項目,第一集劇本,改了整整十八稿。

陳錦還記得,收到第18稿的修改意見時,她正在坐地鐵。“一條特別長的修改意見,就是微信對話框,要往下滑那麼一下才能讀完。”看完修改意見後,她僵在地鐵站裡,一步都挪動不了。

早在今年二月,她就覺得自己狀態不佳,工作時間長了會頭疼,還有過一次呼吸性鹼中毒的經歷。當時就有朋友提醒她要注意心理方面的問題,但陳錦覺得自己只是太疲勞。直到五月在地鐵上看到這條長長的修改意見,她的心理防線一下子潰了壩。

“就走不了路,有種莫名的鬼打牆感,我站在地鐵站裡感到非常絕望,都18稿了,還得多少遍?”陳錦說。那天傍晚,她進了安定醫院的急診,被確診為急性焦慮症。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