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具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已非事实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蔡明芳 :中共20届四中全会在本月23日闭幕,通过有关2026年至2030年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共四中全会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是,中共仍认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因此,其公报认为中国经济长期仍具有成长性。然而,中国近年面临国际供应链重组的挑战,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与青年失业率高涨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中国具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已非事实。


十五五规划的经济方向

中国的十五五规划中,除继续强调“高质量发展”外,中共也关注“科技自主”、“内需扩张”、“碳中和进程”与“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方向。四中全会认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准大幅提高等,提出要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科技自立自强而言,他们也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上述十五五所规划的政策方向,中国过去已多次提出,因此,包含AI产业的发展,碳中和或制订中国标准的市场都非在十五五规划的内容首次出现。




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内循环目标并未实现

中国而言,虽然十五五规划在明年要开始推动,但是,十四五规划中所强调的“发展内循环”,也因为国际供应链的重组与上海疫情封城等因素而使得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统计,中国9月CPI的年增率为-0.3%,2025年1至9月平均CPI年增率为-0.1%,这已显示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完全没有改变。就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而言,9 月PPI则较去年同期下降 2.3%,连续第 36 个月下滑,这显示许多产业存在生产过剩与厂商从事杀价竞争的情况仍未改变,使得产品的出厂价格持续降低。


换言之,在过去的十四五规划中,中国PPI至少以维持三年负成长,且仍在持续中。

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等一直是中国的经济目标,但是,至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仅没有达到这些目标,经济情况甚至变得更不稳。除了CPI与PPI等内需与生产指标的年增率持续衰退外,另一个受到关注的青年失业率问题,并未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底调整计算方式而变好,9月的青年失业率为17.7%,虽较8月份的18.9%低,但失业率仍是相当高的。换句话说,“稳”经济虽是中国的重要经济政策方向,但是,经济不稳的情况并未改善。


最后,虽然美国白宫已宣布川普总统与习近平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会面,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衰退之际,大家应关心的是,中国还有什么筹码与美国达成协议,而非美、中何时达成协议。对中国而言,其目前对抗美国对等关税谈判的主要工具就是稀土出口的管制。中国近日宣布将所有含有中国来源成分或使用中国生产技术的稀土产品、相关半导体设备全面纳入出口管制,由于稀土为资通讯产业的必要投入,因此,对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将会在短期内造成不小的影响。

然而,中国这样的做法是会让其与国际供应链的连结更深或加速国际供应链与中国脱钩以达到去风险的目标,须进一步观察。可以确定的是,美国中国的科技管制只会趋严,美国对等关税计划也针对洗产地问题加征40%关税,因此,中国的世界制造地位只会进一步降低,中国政府的稳经济政策只能避免经济硬著陆,而非让中国经济复苏。

※作者为淡江大学产业经济与经济学系合聘教授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