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時隔十年,滬指重返4000點 專家:慢牛剛剛開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0月28日,低開的A股震蕩走高,滬指盤中突破4000點關口,這是自2015年8月18日之後,滬指首次突破4000點。

10月27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將啟動實施深化創業板改革,設置更加契合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特征的上市標准,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務。另外,將擇機推出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進一步拓寬並購重組支持渠道。當日,《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


國泰海通證券報告表示,“雙創”改革和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以及便利配置型外資准入許可實行綠色通道,有助形成“資本市場-經濟轉型-科技進步”的良性發展。當前中國股市“轉型牛”的動力是健康、可持續的,新興科技是本輪行情的中軍主線。未來中國市場的行情也會更多元和擴散,更多板塊將迎來重估。

回顧歷史,2015年6月A股經歷劇烈調整後,滬指長期徘徊在3000點附近。2024年9月24日,政策組合拳推動市場啟動牛市,上證指數從2800點附近起步,歷經一年多時間實現”多級跳":2025年6月接近3500點,8月逼近3900點,10月9日突破3900點續創十年新高。此次更是突破4000點,標志著A股市場開啟新一輪行情。

隨著指數攀升,A股總市值也“水漲船高”。A股總市值從一年前的約68萬億元,猛增至今年8月的100萬億元,截至10月27日已達107.87萬億元,這意味著A股總市值在一年內飆漲了39.87萬億元。其中,以科技、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貢獻主要漲幅,寧德時代、比亞迪、寒武紀等龍頭股多次刷新歷史高點。

成交量和成交額也持續活躍。在“924行情”啟動前,A股日均成交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足8000億元,而政策落地後,市場日成交額一度攀升至3.48萬億元,今年8月13日至10月15日,A股成交額更是連續40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續創歷史紀錄,期間共有4次單日成交額突破3萬億元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21財經·南財快訊記者分析,受到我國經濟轉型推動,新型生產力得到大力發展與支持,中國資本市場也開始轉向硬科技驅動,增量資金不斷湧入市場。多重因素共同支撐滬指成功突破4000點。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記者表示,A股時隔十年再次突破4000點,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今天這一突破表明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和資本市場改革的成果抱有極強的信心;此舉亦是A股進入新一輪“牛市”的有力佐證;此外,這一突破有利於吸引更多場外資金,特別是長期資金、外資和養老金等進入市場。

專家研判:4000點有望成為起點


面對近期市場變化,楊德龍認為,以滬深300為代表的主要指數,其估值水平遠低於2015年的高點,部分指數甚至還處在歷史平均水平左右。這也說明當前市場還在牛市的上半場。且當前科技創新行業表現欣欣向榮,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流入,這意味著本輪科技股行情並不是短期行情,而是有望貫穿整個牛市。“滬指在突破4000點之後,有望繼續向上拓展空間,4000點可能成為新一輪的行情的起點。”

宋清輝向強調,本輪行情與2015年不同。2015年,A股市場的驅動邏輯是“杠杆牛”,主要由場外配資、融資融券規模的快速膨脹推動,當年市場情緒狂熱,估值泡沫化嚴重。而當前的驅動邏輯主要是“硬科技驅動”,整體估值更為理性,同時結構性分化明顯。

華安證券指出,當前良性調整接近尾聲,歷史復盤數據顯示,成長景氣周期行情中,由估值驅動切換至業績驅動過程中的調整時間通常較短,而當前良性調整期已進入後半程或尾聲。十一月初有望成為驗證行情是否進入新一輪即業績支撐行情的契機。

中信證券同樣認為,當前,活躍趨勢性資金的減倉已基本完成,市場的成交和換手也已經回到理性水平。這些意味著投資者近期頻繁討論的風格切換實際上已經基本結束,而不是開始。市場大概率重新回到業績驅動的結構市特征。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