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韓國: "362工程"下馬20年 韓國這次能圓核潛艇夢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不過根據“362工程”負責人,曾赴德參與“張保皋”級潛艇的監造與測試,現任漢陽大學客座教授的退役海軍上校文根植的回憶,當年只是個記者的庾龍源,其實可能連個替罪羊都不算。在當時韓國海軍高層看來,此時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首艦剛剛服役,後續艦整陸續下水,海軍的經費重點顯然要放在KDX-3,也就是“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的研發與核心裝備采購上;即使存在少部分支持發展潛艇的高層,引進德國214型AIP潛艇技術的“孫元一”級也足以讓他們安於現狀。耗資巨大且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362工程”,在海軍內部找不到有力的支持者,就注定了它遇到風吹草動時的脆弱性。




隨著韓國造船業當時的蒸蒸日上,與發展核潛艇的合理性相比,韓國海軍水面戰艦的大型化邏輯甚至都顯得“眉清目秀”起來


從此之後,盡管每當朝鮮核問題被拿上台面討論時,有關韓國是否要發展核潛艇的討論就會被韓國媒體拿出來炒作,但從政府層面上看,無論是李明博時期還是樸槿惠時期,核潛艇計劃從未被公開提及,直到2017年韓國總統大選辯論時,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公開提出:“我們已經到了需要核潛艇的地步,為此(如果我當選),我將討論修改韓美原子能協定”。

盡管立場上更為親美的保守勢力(包括軍方、特別是海軍高層)始終認為,在美韓同盟的框架下,美國海軍的核潛艇完全能夠為韓國提供相應保障,耗費巨資發展核潛艇完全沒有必要。但文在寅當選總統後,的確在推進核潛艇項目上不遺余力:從其任命的國防部長宋永武表態“核潛艇項目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到國防部基於美韓核協議禁止韓國使用高濃縮鈾作為動力來源的限制,評估仿制使用低濃縮鈾作為燃料的“梭魚”級的可行性,再到青瓦台官員對2017年11月美韓峰會協議關於“尖端戰略資產密切磋商”的解釋中,確認“引進核潛艇也在討論之列”……





可以說如果不是金正恩2018-2019年在外交上的一套連招,使得在“金特會”“金文會”和平昌冬奧會的氣氛渲染下,韓國暫時無法獲得推動核潛艇發展的關鍵理由;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的長期深遠影響,韓國核潛艇計劃很可能在文在寅時期就達到重要裡程碑

這裡想說幾句題外話,一直以來有種觀點稱,“進步勢力候選人當選韓國總統,對中韓關系乃至東北亞局勢更有利”,筆者認為有些絕對化。一方面,當今韓國政壇的“保守”與“進步”愈發標簽化,即使保守派總統在位時,中韓關系往往也能在波折中找到相應的突破口,例如李明博時期建立中韓兩軍聯絡熱線,樸槿惠時期建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韓烈士遺骸歸還制度。

另一方面,從更深層次上說,傳統保守勢力的對華負面觀點,除了有朝鮮戰爭的因素之外,更多源自美韓同盟深度綁定下的“馬首是瞻”。而進步勢力的對華負面觀點,往往會雜糅更多的歷史因素——對他們來說,朝鮮戰爭只是個由頭,半島歷史上的“事大主義”是他們心中對中國揮之不去的陰影。隨著我軍實力與日俱增,這一心態投射到防務領域,就呈現出了國防自主發展與深化韓美同盟的“全都要”。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