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什么使用AI的你,变得越来越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Robert Sternberg)在《智力学刊》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总结了这些担忧:“生成式AI具有复制性。它可以重新组合和重新排序已有的想法,但尚不清楚它是否能产生那种颠覆性范式的创新想法,而这正是世界需要用来解决诸如全球气候变化、污染、暴力、收入差距扩大和渐进式专制等严重问题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面临危险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提高收入、工作满意度和科学进步等多种方式改善我们生活的潜力,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文章进行了探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自动化任务使我们失去了自己练习技能的机会,导致支撑这些技能的神经结构被削弱。正如忽视身体锻炼会导致肌肉萎缩一样,认知努力的外包也会使神经通路退化。

其中最重要的认知技能之一——批判性思维,正面临高风险。当问你喜欢莎士比亚的哪些特点,而你很容易就可以通过搜索大模型予以回答时,为什么要自己绞尽脑汁去思考呢?研究支持了这样的担忧。瑞士克洛滕SBS商学院的迈克尔·格利希(Michael Gerlich)对666位英国人进行了测试,发现频繁使用人工智能与较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尤其是年轻参与者对AI工具依赖性较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分就明显低于年长者。

类似地,微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9名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业人士进行了调查。虽然AI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侵蚀了批判性判断所需的“认知肌肉”,促使他们对这项技术产生长期依赖。研究人员预测,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没有AI支持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格利希研究中的一位参与者表示:“能够随时获取所有信息当然很好,但我有时担心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习或记住什么。我对AI的依赖太大,以至于觉得如果没有它,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某些问题。”长期依赖AI,可能使人们在没有AI协助的情况下难以独立完成任务,也更难适应没有AI的环境。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侵蚀还被AI驱动的社交媒体算法所加剧。格利希说:“社交媒体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巨大。为了让你的视频被观看,你只有四秒钟的时间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结果是,大量易于消化但不鼓励深入思考的碎片化信息蜂拥而来。大量的社交媒体给人的信息,是无需进一步加工处理的。

由于人们更多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是通过认知努力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影响、准确性和伦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极容易被忽视,当他们面对那些看似快速且完美的答案时,就更是如此。


根据2024年TollBit State of the Bots报告,当AI被用来搜寻答案,95%的人会放弃进一步点击。也就是说,人们如果改用AI查询资料,相较于他们以前使用传统搜索引擎查询,为某些网站带来的流量前后减少了95%!不论是Perplexity或ChatGPT,当答案在聊天框里用AI整理出来以后,就算带有链接,人们会继续往下点击来源网站的比例只剩下5%。

所以,受此影响,健康信息平台WebMD、知识问答平台Quora、开发者社群平台Stack Overflow与科技新闻与评论网站CNET等,流量纷纷下降。流量持平或成长的平台,只有Reddit这样的在线论坛、线上百科全书Wikipedia以及个人电子报平台Substack等。

受到冲击的平台被迫纷纷调整策略。比如,WebMD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者,变身为服务精准客户的健康教育平台。它企图通过用新方向锁定利基市场,让流量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

而Substack的例子,更能反证AI时代批判性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平台,让独立写作者毋需架设网站,仅花5分钟就能发行自己的电子报,且可设定付费订阅功能,让内容有价。它很快吸引了一群美国权威媒体人与知识网红进驻。据《福布斯》报道,截至2021年8月,Substack拥有超过25万付费用户,其中前10名创作者的年收入合计高达700万美元。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