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很多人一提起养老,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年轻时得多攒点钱,或者指望儿女有出息、能孝顺。


很少有人会立刻、直接地把养老这件事,和国家这个大家伙联系起来。好像养老纯粹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与国家无关。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看看养老这件事在现代国家是怎么来的,或许能看得更清楚。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制度,其实历史并不算太长。真正把它当成一个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来系统构建的,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德国

那时,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他们离开了土地,也就失去了传统“养儿防老”的根基。在机器旁辛苦一辈子,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生活没有保障,社会就容易动荡。



当时的德国宰相俾斯麦,是个精明又务实的人,他看到了这个问题。为了稳定社会,安抚庞大的工人群体,他在1889年主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不是因为他心地善良,而是他明白,让劳动者在年老力衰时能有一口饭吃,是社会这艘大船能平稳航行下去的压舱石。

从那时起,一个观念就开始萌芽并逐渐传递世界:公民在年轻时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那么在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有义务为他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不再是君王或者富人的恩赐,而是一种基于社会契约的责任。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

国家的宪\~法也白纸黑字地写明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句话很朴实,但分量很重。它确认了,当我们老了,向国家寻求基本的帮助,是我们的权利,就像我们有呼吸空气、饮用清水的权利一样自然。


这不是在乞求谁的怜悯,也不是在等待谁的施舍。

养老,是国家对全体公民负担的同等保障义务,是社会公正一块重要的基石。

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有的螺丝钉在关键部位,闪闪发光;但更多的螺丝钉,散布在机器的各个角落,比如田里耕作的农民,车间里打螺丝的,马路上的清洁工,守卫边疆的士兵……

不能说,只有那些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才重要。没有农民生产粮食,再聪明的大脑也得饿肚子;没有工人在车间里精益求精,再好的设计也变不成飞上天的火箭;没有军人站岗放哨,再繁华的城市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废墟。这就像我们的身体,不能说只有大脑和心脏重要,眼耳口鼻、手脚脾肺就无所谓。任何一个器官出了问题,整个人都会生病,大脑和心脏最终也会受到牵连。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