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太監真有淨身不徹底的嗎?一名宮女道出其中真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清朝太監制度從努爾哈赤建立政權時就開始成型,那時候太監主要幹些雜活,到康熙時期才逐步規范起來。太監的來源大多是窮苦人家孩子,父母為了生計把他們送去淨身,換點銀子貼補家用。淨身不是隨便找人動刀,得去京城指定的師傅那裡,比如小刀劉和畢春,這倆人手藝最穩當,專給准太監開刀。手術前先簽生死簿,上面寫明成敗不管師傅的事,生死自負。費用分高中低檔,高檔的用好藥保命,低檔的就賭運氣,風險大得多。那年代醫療條件差,出血感染是家常便飯,成功率低得嚇人,能活下來的孩子都算命硬。

淨身手術具體步驟固定,先用白布或繃帶把下腹和大腿上部綁死緊,防止大出血,然後用繩子勒住根部,用竹板打腿根和臀部,讓那塊地方麻木。師傅拿環刀,就是個小鐮刀形狀的家伙,在火上烤熱當消毒,一刀切下整個生殖器,包括陰莖和睾丸。切完馬上塞進鵝翎管做尿道,管子粗糙,推進去容易帶血。傷口抹上黃連和麻沸散的藥膏,裹緊固定。術後三天不能吃喝,只喝點米湯,躺在炕上用芝麻秸灰墊底保暖,玉米棒燒火取暖。整個過程疼得要命,孩子常在床上翻滾,感染一上來就高燒不退,好多直接沒挺過去。活下來還得養一個月,換藥時師傅用溫水泡開布條,刮掉死皮,灑草粉止血。淨身房在方磚胡同一帶,空氣裡總飄著血腥和藥味,那地方見證了多少窮孩子的一刀定終身。





清朝為什麼這麼折騰人當太監?說白了就是防後宮出亂子。皇帝身邊人多眼雜,太監沒了那玩意兒,就少了很多麻煩。康熙吸取明朝宦官專權的教訓,從順治時就限太監數量,到他登基後更嚴,淨身成了鐵門檻。進宮前還得過初驗,敬事房的老太監用燈照著檢查,確保刀口齊整沒殘留。沒過關的直接趕走,家裡白花手術錢。這樣的制度讓太監從源頭就老實,幹活賣力但不敢越雷池。民間總傳太監能留點東西蒙混過關,其實淨身師傅吃飯就靠這手藝,敢馬虎?他們收的不是錢,是腦袋。手術刀子小巧但鋒利,一刀下去幹淨利落,留活口等於砸自己飯碗。窮孩子淨身多,自願的還分文不取,師傅圖個口碑,回頭客源穩。


淨身不光是身體傷殘,還毀了人性。孩子小小年紀就丟了根,心理扭曲是必然,長大後對女人又恨又怕。清朝太監多在七八歲動刀,那時候身體嫩,愈合快,但風險也高。術後尿管常堵,師傅得用銀針通,疼得孩子直抽。養好傷才能進宮,路上還得瞞著人,褲襠裡塞棉花防漏。整個流程下來,一孩子命懸一線,父母在家等消息,常是哭一場收屍。這樣的營生在清朝持續兩百多年,出了上萬太監,但真正熬到頭的少。淨身房師傅像屠夫,手上沾滿血,晚上睡不著覺的多了去。制度嚴,但底層人沒選擇,窮到賣兒賣女,淨身就成唯一出路。想想那些孩子,刀下醒來啥都沒了,只剩一輩子伺候人,這買賣虧到家。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