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民主党的大获全胜,帮了川普一个大忙?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美国地方选举结果出炉,催生了两个新的说法:一说民主党大胜,迎来一场“蓝潮狂欢夜”,一些媒体和分析师乐观地认为民主党将锁定中期选举胜局,从共和党手里抢回国会控制权。另一说马姆达尼胜选纽约市长意味着美国出现第三势力,民意走向正在脱离传统的民主共和两党。这两种说法恐怕都是言之过早、言过其实。一方面,民主党的赢只是预期内的赢,反而刺激共和党加强团结。而民主党内斗不止,共和党围剿不停,明年谁输谁赢还不确定。另一方面,和此前马斯克宣称成立“美国党”类似,马姆达尼这次胜选纽约市长,只是美国政治生态变化的一个信号,并不能简单认定其代表第三方势力的崛起或美国民意全面脱离传统两党。相反,这些事件更可能让民主共和两党紧张起来、更加垄断政治资源,客观上其实有助于巩固两党制。不过他的胜选,确实也可能迫使民主共和两党调整政治策略,进而影响美国政治格局。从长远看,如果没有重大历史性危机打破僵局,两党挟私恶斗的场面还将持续下去,而这也为政治极端势力和投机势力打乱格局、以小博大留下巨大空间。


问:2025年11月4日,美国地方选举迎来一场“蓝潮狂欢夜”,民主党在弗吉尼亚、新泽西两个州的州长选举,以及纽约和辛辛那提两个市的市长选举中,都以大比分胜出。媒体和分析师们称,按照目前势头,明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就要锁定胜局,从共和党手里抢回国会的控制权了,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答:这种说法恐怕言之过早、言过其实。对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美国民主党地方选举胜利,应该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到五大变化因素:


第一,必须看到地方选举的局限性。此次民主党获胜的州(如弗吉尼亚、新泽西)和城市(如纽约)多为传统民主党的优势地区或摇摆州,这些地区的胜利部分反映了民主党基本盘的稳定性,但不能直接推断为全国性趋势。例如,新泽西州一直是民主党票仓,弗吉尼亚州近年也有向民主党倾斜的趋势,而纽约市长期是民主党传统势力范围。因此民主党的赢只是预期内的赢,而不是完全意外的突破。

第二,必须看到选民情绪与短期因素影响。当前选民对川普政府的不满情绪(如政府停摆、经济民生问题)可能在地方选举中起到了助推作用。民主党候选人关于降低生活成本等政策主张迎合了选民对改善民生的期待。但中期选举涉及全国范围的选民,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社会议题和选民偏好差异较大,还需观察后续选民动员和政策议题的演变。


第三,必须看到共和党政治布局特别是选区重划策略的影响。今年以来共和党一直在重塑政治布局,形成了压倒性声势,这次地方选举结果表面上是共和党的挫折,但也刺激其进一步强化阵营、调整策略。同时,共和党在选区划分上仍有一定优势,通过选区重划,共和党可能调整选区边界,以巩固自身在国会的席位。选区划分之争是影响中期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仍需观察。

第四,必须看到民主党内斗仍未平息。民主党内部分歧并未完全解决,建制派与进步派矛盾还在,将影响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团结和政策协调。例如,马姆达尼等进步派候选人的崛起虽为民主党带来活力,但也引发党内传统势力担忧。如果民主党还是没法有效整合内部力量,可能在中期选举中面临分裂风险。




第五,必须看到中期选举的复杂性。中期选举通常是对执政党的“公投”,现任政府政绩是重要影响因素。尽管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取得胜利,但川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的施政效果还在显现过程中。共和党后续肯定会强调经济成就、国家安全等议题,来争取选民支持,而民主党如果想赢,就得在这些问题上提出更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看,地方选举胜利给了民主党信心,但中期选举的胜负仍取决于全国范围内的选民动员、政策议题、选区划分以及两党策略的综合较量。目前的“蓝潮”势头距离真正锁定中期选举胜局还很远,需审慎评估。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