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深夜八卦: 26个亿万富豪都没拦住:纽约新市长掀起全球....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Club提要:近日,民主社会主义者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当选纽约(专题)市市长,成为撬动西方乃至全球政治讨论的关键事件。其影响已超越美国本土政治博弈,折射出西方左翼在理念、策略与影响力布局上的全新走向,也为理解当代进步主义运动提供了核心样本。


马姆达尼摒弃空洞口号,聚焦租金冻结、免费公交、儿童保育普及等核心民生议题,以“反通胀、促平等”的具体纲领凝聚选民共识。这种将政治辩论从“身份政治”拉回“饭碗问题”的转向,不仅在美国引发共鸣,更被欧洲拉美左翼视为可借鉴的现实路径,证明以福祉为核心的社会政策能有效动员青年与工人阶级。

马姆达尼整合工会、社区志愿者与小额捐助者,通过大规模地推,实现投票率新高,其背后是移民(专题)群体与工人阶级等长期被忽视群体的跨界联合。这种突破传统党派框架的组织模式,打破了少数族裔“同化式生存”的局限,以“经济正义+文化代表性”构建起包容性政治联盟,为左翼注入新鲜的社会能量。


纽约堪称“全球资本主义灯塔”,马姆达尼胜选的象征意义正在全球漫溢,在欧洲引发左翼欢呼与右翼警惕,在拉美成为意识形态攻防的工具,更激励了非洲、穆斯林世界的少数群体。但在现实中,左翼仍面临权力边界约束、财政可行性争议与保守派舆论攻击等多重挑战,其变革主张需在体制博弈中接受检验。

马姆达尼的“纽约实验”已清晰揭示:当代西方政治将越发“以民生为锚”、“以草根为基”、“以多元为翼”,在打破固有政治正确格局的同时,也面临着理念落地与体制兼容的深层考验,而这场变革的走向也将持续影响全球政治生态。

一、“民运领袖”当上纽约市长,美国真将迎来左翼浪潮吗?

近日,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在2025年纽约市市长竞选中获胜,标志着美国左翼一场深思熟虑、数据驱动且组织严密的“反叛”抵达最终高潮。这场胜利不仅改写了民主党人对城市权力的认知,更在全球进步人士群体中引发了对城市治理边界的重新思考。


这位34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凭借一套具体且聚焦的政策承诺踏上竞选之路:冻结公寓租金、扩大儿童保育服务、推行城市公交免费政策、设立公有杂货店,以及向极高收入群体征税。

为将这些纲领转化为选票,他整合工会、社区志愿者与庞大的小额捐助者群体,构建起坚实的支持网络。竞选团队展开规模浩大的实地动员,敲开数百万户家庭的大门——这套“历史性规模”的地推工作获媒体广泛关注。这样的努力换来了丰厚回报:他在布鲁克林、皇后区等核心区域斩获压倒性多数票,更推动投票率创下1969年以来的新高——超过两百万纽约人参与投票。

草根动员、1199SEIU等工会支持,再加上伯尼·桑德斯、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等进步派名人背书,与政策纲领形成合力。最终,马姆达尼以51%的得票率胜出,击败前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成为纽约市首位穆斯林市长及数十年来最年轻的领导人。


即便在美国左翼阵营中,马姆达尼的政策主张与政治风格也颇具突破性。他摒弃象征性姿态,聚焦价格管控与反通胀:冻结租金、由市政府运营杂货店平抑食品价格,还计划向收入最高1%人群及企业加税,为普及儿童保育服务筹资。他借鉴了特朗普(专题)式的竞选风格,表现得更像运动领袖而非技术官僚。他将胜利视为结构性变革的授权,曾向支持者宣告“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强调市政府应主动作为而非被动管理。这种务实与激昂兼具的风格,精准吸引了受通胀压迫、对老牌政客失望的选民。

这场地方选举也因上述特质获得全国关注,成为进步民粹主义与建制派治理模式的试金石。不过,预判马姆达尼的施政前景,需先厘清纽约市长的权力边界。

根据纽约市宪章,市长拥有巨大实权:提出每年1000亿至1300亿美元的市政预算、任命各局负责人、掌控数十个机构运作,还能任命决定租金涨幅的租金指导委员会成员——这些正是他誓言要动用的关键杠杆。此外,市长还拥有法案否决权和紧急处置权。然而,马姆达尼也面临多重掣肘:纽约州政府保留地方自治审批权,可否决城市立法;州长与州议会掌控税收权力,能限制政策推行;市议会的人事确认权、法律诉讼及法院裁决,都可能削弱行政主动权。简言之,新市长可调整行政优先级和预算分配,但增税、全州性监管改革等重大变革,必须与州政府、市议会或选民达成共识。

随着中期选举临近,马姆达尼的胜选在美国两党内部引发截然不同的反应,民主党内部的态度尤为复杂。全国党组织及建制派表面表示赞扬,称其印证了“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议题的号召力,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更将其视为“聚焦民生即可获胜”的范例。但温和派及党内元老却公开与他保持距离,不认可其过往部分激进言论。进步派核心则盛赞其变革意义,视之为提升投票率的典范;建制派媒体和评论家则呼吁谨慎,警告他可能成为民主党在郊区选区的“负资产”,并成为共和党2026年选举的攻击靶心。纽约市内的反应同样分化:部分犹太社区领袖心存顾虑,工会领袖与租户倡导者却欢呼雀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