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老祖宗留下規矩:"法不輕傳 道不賤賣"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咱們老祖宗傳下來幾句話,乍一聽有點不近人情,細琢磨才發現裡面藏著大智慧。叫“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這話啥意思呢?不是說有本事的人架子大,而是說,這世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有它的“脾氣”。你得用對的方式去求,它才會對你顯現。強塞給不要的人,那是糟蹋;追著去給不珍惜的人,那是犯賤。

一、法不輕傳:真經只渡有緣人


為啥“法不輕傳”?你想想,你費盡心血琢磨出來的獨門訣竅,或者老師傅一輩子的經驗總結,要是隨隨便便就告訴一個吊兒郎當、上來就想吃現成飯的人,他會珍惜嗎?大概率不會。他可能轉頭就忘了,或者覺得“不過如此”,甚至拿去瞎顯擺,最後壞了名聲。

《道德經》裡說得透透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上等根器的人,聽到好的道理,立馬就去實踐;中等的人,聽聽就算了,想起來做一下,想不起來就拉倒;下等的人呢?他根本聽不懂,反而覺得你在胡說八道,哈哈大笑嘲諷你。

所以說,“法不輕傳”,傳的不是架子,是一道門檻。這道門檻篩掉的,就是那些“若存若亡”和“大笑之”的人。它只留給那些“渴鹿奔泉”一樣渴望的人,像快渴死的鹿看見泉水一樣撲過去;留給那些有“磨杵成針”毅力的人,願意下笨功夫、苦功夫。心不誠,再好的法門從他耳朵進去,也跟一陣風似的,留不下半點痕跡。你硬塞給他,他不但不感激,反而覺得你啰嗦、你箽獛震q拖袂鍰斕囊蹲櫻繅淮稻推吡耍哪苤竿諦奶錮鐫⒀磕兀

二、道不賤賣:自重者天恒重之

“道不賤賣”更是如此。這裡的“賣”,不是說拿錢買,而是指一種價值的對等交換。你輕飄飄地來問,我就得巴巴地全盤托出?那不是傳道,那是掉價。道本身是尊貴的,它不會自己作踐自己。看重道的人,自然也會用尊重的態度來求,這樣的人,才可能真正悟進去。


道的珍貴,就在於它不能“賤賣”。一旦賤賣了,求的人覺得來得太容易,反而不會當回事。這就好比一顆珍珠,你白送給人,他可能懷疑是假的;你要是讓他付出相應的代價換來,他才會小心翼翼地珍藏。道,歸根結底要靠自己領悟,德,要靠自己修行。外人只能點一下,指個方向,路還得自己一步一步走。指望別人把現成的“道”喂到你嘴裡,那是癡人說夢。

三、醫不叩門 師不順路:順的是天緣 守的是本分


“醫不叩門”和“師不順路”,講的是同一個理兒:主動和被動的關系,裡頭有大講究。

你是個再厲害的大夫,能挨家挨戶敲門問“你有病嗎?我給你治治”嗎?不能啊!先不說人家信不信你,可能直接把你當騙子轟出來。更重要的是,病人自己沒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沒有主動求醫的決心,你這藥開出去,他能按時吃嗎?他能遵醫囑嗎?很難。他自己不想救自己的時候,華佗再世也拉不回他。《道德經》講“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你強行去幹預,違背了人家自身的意願和機緣,反而會把事情搞砸。

真正的良醫,善於觀察病因、病緣,等病人自己來求,說明“信”和“願”已經到了,這時候出手,事半功倍。老師也一樣,真正的明師,善於等待那個求道的機緣成熟。學生心裡沒那個疑,沒那個渴,你硬灌知識,他左耳進右耳出。等他真正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抓心撓肝地想弄明白時,你輕輕一點撥,他才能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這叫“時機不到,說了也白說;機緣成熟,一點就透。”



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道德經》裡的智慧之一“守中”。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