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 困在"床伴关系"里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与喜欢的人做尽亲密事,但你们却不是恋人关系?相比老一辈人爱说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近年来,许多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开始进入situationship(情境关系)。


Situationship曾被收录进牛津大学出版社年度热词。指的是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爱情、浪漫、陪伴与性,但因缺乏承诺而始终未能走到“恋人”这一步。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电影《好东西》里小叶和胡医生的关系,他们交流情感,发生性关系,但不干预彼此的日常。


这种关系模式其实早已存在。2022年,在陌生人交友网站Tinder上,就有49%的用户在个人简介上添加了situationship的标签,希望以更少的压力发展关系。

随着社交媒体上situationship讨论帖的增多,算法推送和网络社区正成为这种新型关系的孵化器,助推其在年轻群体中的探索和普及。

表面上的轻松自由固然吸引人,但亲身体验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无需担责”同时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出现,由此带来的安全感缺失让年轻人惊觉,自己已经很难从这种关系中轻松抽离。

一、无需担责的“恋爱”

21岁的小熙首次接触到“situationship”这一概念是在社交平台上。

大一下半学期,从未有过感情经历的小熙突然很想进入一段恋爱关系,她好奇人们“谈恋爱到底是在谈些什么?”在跟恋爱中的朋友们交流后,小熙认为他们口中的恋爱并不符合她的期待,关系中频繁的交流、难以避免的磨合、琐碎的仪式感让小熙有种被束缚的感觉。

某天,小熙被推送了一条关于“situationship”的帖子,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寻找可以进入这种关系的对象,并大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学历相当、能提供情绪价值、可以接受非正式关系。


帖子意外获得了大量流量,小熙收到了几十条私信。经过筛选,她与几位男生加了联系方式,并最终与“小B”开始了这段关系。

小B是一名大四学生,比她大几岁,此前谈过三段正式的恋爱。聊天时,小B会在句子中附带很多语气词,发可爱的表情包,这些让小熙觉得“他非常懂女生的点。”

一次聊天中,小B分享了一件趣事,他高中时曾在笔记本上打造一个“实体版QQ空间”,让同学们用昵称在上面“发动态”,甚至还能付一块钱给他来装饰头像。“这个创意让我觉得他特别有意思”。

这些特质吸引了小熙,虽然他们的关系全程在线上进行,但小熙从未主动向他索要过照片,“我不在乎他长什么样,能提供情绪价值就够了。”




轻松的聊天氛围和可爱的表情包,让小熙感受到对方提供的丰富的情绪价值

同样从社交平台了解到“situationship”的还有青青。今年6月份,刚与男朋友分手的青青偶然刷到了相关的帖子,认为这种情感模式非常适合自己的状态——既不想孤独,又希望把注意力放回自我成长上。

青青很快与社交平台认识的一位男生开始了这段关系。聊天中,他们坦诚交换了各自的需求和现状:男方因早年感情受创,对正式关系持怀疑态度;而青青则刚结束长期恋情,想要不受约束的陪伴。两人可以说一拍即合。

无承诺、不担责,是许多年轻人选择进入情境关系的重要原因。

华南师范大学学者许纪霖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提到,“大家活在表层,太累了,也不愿意去追求深沉的东西。连投资也讲‘轻资产’,人际关系是浅层交往,亲密关系也变成了临时性状态的伴侣。”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