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老年朋友還是用蘋果手機為妙!國產機"收割"真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小妹給母親買了個比較高級的國產智能手機。隔三差五母親都會過來叫我幫她關掉某款軟件,我摸索一番卻也關不掉,最後只能強制重啟。


自從用了智能手機,母親的醫學保健知識越來越豐富,忌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先是寒性的東西不吃,接著便是連熱性的羊肉也拒絕動筷了。平時她最喜歡的水果香蕉、柑橘,也幾乎不碰了。現在,一日三餐基本上是稀飯,以前必吃的一日兩顆雞蛋也省了。也不知是網上哪些大師、神醫教導的結果?

前些天的一個晚上,她興沖沖跑來,手裡拿著幾百元錢,要我幫她買一種眼藥水,每瓶100多,必須買一個療程,3瓶。將這款眼藥水的說明書發給一個眼科醫生朋友,他說說明書裡也沒特別的東西,主要成分也是玻璃酸鈉,跟藥店裡20來元的沒什麼差別。母親也知道這位醫生有點名氣,我當時開著免提,母親聽罷也就作罷。


母親還是懂點科學知識的,另外也沒什麼錢,再加上不會操作手機支付,所以,除了除了在日常飲食上多了忌口外,並沒有其他的經濟、健康上的損失。我的另一位至親老人,退休教師有錢,又懂得手機付錢,手機上跳出的有關養生的,看到中意的就買。每天都會有各種大包小包的玩意兒寄到家裡。單單眼貼就買了多品牌的一大堆,好幾次都被貼腫成了熊貓眼。還有,每月吃著價格不菲的“某麗”口服液,平時防糖,這口服液可沒少含糖,現在記憶力急劇衰退,不知是這口服液的“功勞”嗎?子女孝順,也只能由著她。

父親在世時用的是我淘汰給他的蘋果6,就一直沒有這方面的狀況。洗我父親的腦比洗母親的腦容易,因為父親當過兵,聽話,更容易相信宣傳。

這些都不是要緊的。有好幾次我外出,給獨自在家的母親打電話,卻總是沒人接,急到叫物業去敲門。後來總算破了案,每當母親看視頻,她手機的設置裡就會自動改為拒接來電。這特麼地缺德的,有時是會出人命的呀!

這些狀況並不是我的一家之偏見。手機莫名其妙自動下載軟件,彈出層層廣告,誘導老人觀看視頻或購買高價保健品等等,已是國產手機的基本“功能”,並屢見於新聞報道。

例如:許多老人及子女反映,某為手機在更新系統後,會自動安裝一些預裝應用或第三方插件,這些插件會強制彈出廣告窗口,引導用戶點擊“免費試用”保健品鏈接。一旦點擊,老人就被拉入一對一的“養生講座”或直播間,高價兜售所謂“國家補貼”的假藥。


一位老人使用小某手機後,手機突然下載了多個“清理軟件”,這些軟件不僅占用內存導致卡頓,還推送“低俗、劣質甚至帶有欺騙性質的內容”。結果,老人被誘導安裝更多App,最終上當購買價值上千元的“量子能量水杯”。

某某O手機的鎖屏廣告讓老人每月莫名扣費數百元,罪魁禍首竟是那些預裝的“雜志鎖屏”軟件,偽裝成新聞推送,卻暗藏消費陷阱。


這些軟件往往通過“釣魚”機制鎖定老人。網上有許多用戶吐槽國產手機內置的反詐功能雖好,但預裝軟件過多,反而成了詐騙溫床。老人一不小心點擊廣告,就可能被引導到假App,輸入銀行卡信息後損失慘重。一位網友分享,其父母的某為手機在瀏覽健康新聞時,被自動下載的軟件推送“國家百歲工程補貼”廣告,謊稱“買保健品越多補貼越多”,結果老人貨到付款買回一堆無效產品。



(我的二手蘋果們)

另一案例中,98萬部老人手機被遠程控制扣費,涉案金額上億,這些“老人機”多為國產低端機型,預裝軟件成了詐騙產業鏈的入口。

人民日報也警告,刷手機已成為老年人“沉迷陷阱”,一些App以返利誘導時長消費,最終讓養老錢“越玩越少”。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0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