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战崩了四个帝国,为什么只有它烟消云散?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而1878年第10次俄土战争后,奥匈帝国和沙俄互相阻挠对方继续在巴尔干半岛扩张,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1878年沙俄大获全胜,逼着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奥斯曼土耳其必须要承认保加利亚为沙俄的保护国,同时承认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独立。

这严重伤害了奥匈帝国的计划,为此他们在德国的帮助下,立刻喊来土耳其人在柏林召开会议,又搞了一份《柏林条约》。这份条约中规定,波黑虽然名义上还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但此后的30年一直归奥匈帝国统治。这为奥匈帝国进军巴尔干腹地,开辟了通道。


原本沙俄扶持保加利亚出来,是为了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一个根据地,从而再以建立“大保加利亚”的名义,整合巴尔干半岛。结果保加利亚大公为了摆脱沙俄的控制,居然在1885年公开倒向了奥匈帝国。沙俄就这么稀里糊涂被逐出了巴尔干半岛,沙皇差点气晕过去。

1908年,奥匈帝国已经按照《柏林条约》的规定,统治了波黑30年。他们很担心这地方被土耳其人收回去,所以索性直接将其纳入了帝国版图。

这事儿引起了当地人的强烈不满,这才造成了后来的萨拉热窝事件。沙俄由于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吃了败仗,虽然无力出兵巴尔干半岛,但沙俄却在1912年鼓励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巴尔干同盟,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对着干。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你们谁也别想得到。这也是为什么一战中,沙俄会站在奥匈帝国对立面的主要原因。



没有绝对的主体民族

奥匈帝国巅峰时期,拥有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涵盖了如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以及塞尔维亚北部、罗马尼亚西部等地。


这在当时的欧洲,位列第三,仅次于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

从人口角度来看,奥匈帝国也是庞然大物,在1910年前后,他们拥有5200万人口,稳居欧洲前三。

因此,他们可以调动的兵马其实并不少,在一战爆发之前,奥匈帝国的常备军拥有81万人左右,一战爆发以后,他们的总兵力扩充到了335万人,位列欧洲第四,仅次于沙俄、德国以及法国

但问题也出在人口方面,奥匈帝国虽然人口多,但却没有绝对的主体民族。他们大概拥有11个民族,各民族人口居然也差不了多少。


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奥地利人有900万左右,但是匈牙利人也有800万,双方势均力敌,这也是匈牙利人一直不服奥地利的原因,总是想要分出来单干。

此外,在吞并巴尔干半岛大片地区以后,斯拉夫人的比例立刻就上来了。过去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西斯拉夫人。但是后来波黑人、塞尔维亚人等南斯拉夫人也加入了进来,那问题就比较大了。

因为从斯拉夫的角度来说,这些人占据了奥匈帝国总人口的40%以上,如果他们像沙俄那样取得统一,完全是可以被称之为主体民族的。到时候统治阶层奥地利人,就会处于土耳其人在奥斯曼帝国一样的尴尬境地。

所以扩张虽然增加了领土和人口,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尤其是对人口较多地区的扩张,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因此,纵然他们拥有数百万军队,可军队中各民族语言不通,信仰不同,这导致军队的忠诚度大打折扣,指挥起来可谓是一团乱麻,根本打不了胜仗。

所以一战中,沙俄这种破落户,被德国打得连滚带爬的存在,居然在奥匈帝国面前,占尽了上风,你上哪儿说理去?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