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紅軍城戰況如何?烏專家:澤連斯基不能再撒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城區已付出大量作戰人員傷亡的代價,無論南區或是北區均有損失。”


“駐守米爾諾赫拉德的守軍將陷入合圍態勢。”

“我方補給通道上留有犧牲將士的遺體,但目前該區域已是絕境,無法實施轉運。”


“剛才城區作戰中,我方有4名士兵陣亡。”

“敵方兵力已逼近城郊,部分被殲滅,另有部分已突入城區內部。”

這些消息來自Telegram一位烏軍士兵的個人頻道,自2025年6月起,這個駐扎在頓涅茨克前線的士兵就不時地記錄他的工作情況。這本該是這場戰爭中又一些“平凡而尋常”的前線新聞。但是,以上的所有消息出自同一座城市的事實,讓這些消息變得不尋常起來了。

這座城市便是波克羅夫斯克,俄方稱其為紅軍城。它是頓涅茨克州的一座大城市,俄烏圍繞它的激烈爭奪已持續一年。今年10~11月以來,烏克蘭軍隊在波克羅夫斯克的局勢急劇惡化,俄羅斯占領這座城市的日期已經近在眼前。

俄軍首次潛入波克羅夫斯克是在今年6月,當時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一段視頻:俄軍士兵向途經的載有烏軍士兵的車輛開槍。視頻中,司機在見到俄軍士兵後大喊一聲:“這裡已經有那些家伙了(指俄羅斯士兵)”,隨即駕車逃離。

幾周後,烏軍宣稱成功將俄軍逐出城市,甚至還護送烏克蘭媒體的記者進入波克羅夫斯克,采訪記錄烏軍與該城居民的狀況。



在防線遭到突破後,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派遣其特種作戰部隊搭乘美制“黑鷹”直升機在戰況激烈的波克羅夫斯克展開突擊行動,但隨後遭遇俄羅斯打擊。

但幾乎就在基輔當局的“肅清行動”結束後的8月初,俄軍重返波克羅夫斯克。這一次,他們的行動更為激進,城市裡開始出現大規模的交火。但外部卻幾乎沒有收到任何信息,無論是西方媒體還是親當局的烏克蘭媒體都認為,城市局勢已趨於穩定,當時他們認為最需要關注的是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東北的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的反攻行動,並樂觀地認為波城的局勢已經盡在掌握之中。

就在這種樂觀的情緒下,似乎所有人都覺得俄軍已經在波克羅夫斯克被打敗。但在樂觀了幾個月後,情況突變,到10月底,波克羅夫斯克和它的衛星城米爾諾赫拉德已經處於俄軍和無人機的包圍之中,而且包圍日趨嚴密。俄軍已經深入城內展開逐屋巷戰並控制大量建築,有9000名守軍陷入“死亡包圍圈”,補給線被切斷、彈藥與物資匱乏,且俄軍在兵力、無人機等裝備上占據絕對優勢,局勢已極度危急。

局勢在短短一兩個月內便迅速翻轉,這固然跟烏軍的作戰不力有關,但在筆者看來,這更和基輔當局掩蓋、隱瞞事實,無腦地散播狂熱謠言、進行輿論操控的行為脫不開幹系。筆者將解讀波克羅夫斯克的局勢為何變成這樣,以及這意味著什麼。

連自己也欺騙

在基輔當局於7月進行的大規模“肅清行動”後不久,俄軍便重返波克羅夫斯克,但當時由於媒體全部在關注多布羅皮利亞反攻行動的影響,這一消息並未及時得到重視。

根據Telegram群組上傳播的視頻,俄軍采取的是小規模步兵分隊頻繁穿過城市以南烏軍防御陣地缺口的方式向城市深處滲透。他們的行動效率極高,往往攜帶著反無人機設備,一邊伏擊烏軍士兵,一邊對無人機進行清掃。“感覺他們就像從地下冒出來一樣。也許他們在第一次進城時,就藏在一些房子裡了。”在波城執行任務的烏軍某旅副旅長在Telegram群組內這樣說道。

情況無疑是嚴重的。10月26日,當烏軍總參謀部首次公開承認俄軍已經在波克羅夫斯克活動時,零散的俄軍分隊已穿過整個城市,在城市北部郊區展開戰斗。在另一側集結兵力後,同樣在10月24日至26日左右,俄軍開始在波克羅夫斯克西部郊區向格裡什諾耶方向推進。



剛才提到的那位副旅長表示,自波城開戰以來,他們從未獲得任何支援,所有參與防御的部隊都已疲憊不堪。當下,烏軍的地面機器人系統(GRS)的設備補充遲遲未能到位,而這些系統如今幾乎是烏軍運送彈藥、物資和撤離傷員的唯一途徑。烏軍還極度缺乏反無人機設備,前線部隊只能“自行采購”來配備。

在彈藥方面,烏軍同樣面臨嚴重問題。盡管供應充足,但大多數彈藥早已無法正常使用,損壞率極高。此外,波克羅夫斯克城的運輸通道幾乎完全中斷,徒手將彈藥運進城市根本不可能,依靠汽車的後勤補給線也早已癱瘓。

在一開始俄軍幾乎完全掌控了波克羅夫斯克戰事的主動權,烏軍正在重蹈庫爾久莫夫卡的覆轍,當時俄羅斯無人機幾乎完全切斷了庫爾久莫夫卡的後勤補給線,形成了完全的包圍之勢。

與庫爾久莫夫卡戰事幾乎完全一致的是,烏軍在波城戰事中同樣未能找到技術解決方案以奪回敵方的空中主動權。俄羅斯的無人機幾乎控制了通往波克羅夫斯克和米爾諾赫拉德的所有運輸路線,它們撕開反無人機網、摧毀車輛,大量殺傷士兵。在道路旁“埋伏”的無人機(即“等待型”無人機)也隨處可見,它們潛伏在路邊,伺機攻擊途經車輛。

然而,就在前線局勢越發糜爛、烏軍處境不容樂觀的當下,基輔當局和西方媒體卻還在關注烏軍於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發起的反攻行動(澤連斯基直接下令,從預備隊中調來了空降兵和突擊團參與此次行動)。



11月初,澤連斯基前往多布羅皮利亞前線,視察臭名昭著的“亞速軍”第一軍總部。

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本應是俄軍計劃用來包圍整個烏控頓涅茨克州的“兩把鉗子”之一。這個突出部是“南鉗”,而從斯維亞托希爾斯克(位於頓涅茨克州的北部偏西)開始的推進則是“北鉗”。必須承認的是,盡管只是部分突破,但烏軍在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的突破行動確實挫敗了俄軍鉗形攻勢計劃。然而,這場反攻實際上收效甚微,對波克羅夫斯克的危急局勢並沒有任何益處,這更像是基輔當局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表演。

基輔當局為這場反攻投入了不成比例的資源,不僅從預備隊中抽調空降兵、突擊團等精銳力量,還將第71機械旅、“亞速營”等軍隊緊急調防到這裡,導致波城守軍得不到任何人員與裝備補充,只能在彈藥損壞率高、補給線中斷的困境中硬撐。

先前當局宣稱收復的領土多為拉鋸戰中的臨時控制區,很快就在俄軍重型炸彈等火力打擊下得而復失,烏軍沒能打通任何戰略補給線,也沒能真正牽制俄軍對波城的攻勢。俄軍則趁烏軍精銳被牽制在多布羅皮利亞的空隙,加速了對波城的滲透與包圍。


局勢已經明顯惡化,但基輔當局和媒體還在高調宣揚“多布羅皮利亞反攻”。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打“外交聲望仗”,掩蓋波克羅夫斯克局勢的失控現狀,挽回7月“肅清行動”後的顏面,另一方面則是向西方盟友展示“烏克蘭仍具備作戰能力”,以此爭取更多援助與支持。

烏軍現任總司令西爾斯基先前曾發布聲明稱,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虛假消息”對戰局惡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盡管筆者並不喜歡這個人,但他這次說的是對的。

正如筆者在Telegram群組和其他社交媒體上所感受到的,駐扎在波城的一些烏軍部隊因“上級指示”,在向媒體講述自身陣地情況時頻頻撒謊。例如,某部隊在態勢情報地圖上標注為“仍處於我方控制”的一個陣地,實際可能只駐守著兩名無法參與戰斗的受傷步兵,甚至可能空無一人。

軍隊和指揮官們之所以選擇撒謊,是為了避免自己陷入當局的“言論負責任性”審查乃至面臨刑事指控。一旦報告陣地失守,他們往往會接到當局(甚至不是軍隊,而是澤連斯基及其幕僚等當局官員)務必收復陣地的命令,但前線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執行這一命令,所以他們幹脆選擇謊報“樂觀消息”,以避免後續的麻煩。這種行為自然就讓那些依據軍隊提交的地圖和報告評估局勢的媒體對真實戰況產生誤解,進而讓整個烏克蘭社會和國際輿論對波克羅夫斯克的真實情況產生誤解。



正因如此,在西爾斯基發表“不得撒謊”的聲明後,前線烏軍迎來了“大核查”。核查人員需確認部隊申報的陣地與實際戰場控制情況是否一致。但這場本質上仍然是走流程的核查能否奏效,目前尚不得而知,而且就算奏效,以目前的前線局勢而言,至少波克羅夫斯克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

曾在波城方向執行任務的一位高級指揮官這樣說過:西爾斯基上次親自視察烏東戰局時,他曾申請親自面見西爾斯基,並向他講述真實情況,但他的請求迅速拒地被上級拒絕了。

“我曾多次提出部隊重組的訴求,並且提出烏軍防線缺乏深度、無法應對俄軍滲透的問題,這些問題終將導致部隊被包圍,但我們的聲音並未被聽到。”這位高級指揮官總結道。在西爾斯基公開的波克羅夫斯克方向會議的照片中,並未出現任何一位旅級以下的基層指揮官,而恰恰是這些基層指揮官最了解波城及周邊地區的局勢。

波克羅夫斯克的殘酷真相充分表明了為何“假消息”的彌漫會導致烏東戰局迅速惡化。基輔當局自上而下主動實施的“輿論控制”和對不利消息的壓制是問題的根源之一。為了維持“外交聲望”和繼續向民眾散播狂熱情緒,澤連斯基及其核心幕僚一味強調“反攻”,刻意忽視一些不利消息,甚至以“言論審查”和“追究責任”威脅前線指揮官,迫使他們在報告、采訪中選擇撒謊。


對於波城的失守,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多問題,澤連斯基和其幕僚必須承擔起忽視真相、散播虛妄的責任。



澤連斯基 資料圖

澤連斯基的政治游戲

澤連斯基及其幕僚需要承擔主要責任,這不是筆者的個人妄言。大敵當前,澤連斯基不想著如何退敵,反而還在玩弄政治斗爭的小手段。這只能證明,從一開始,他就沒有真正關注過波克羅夫斯克和頓涅茨克戰事到底危急到了何種地步。

11月4日,他說烏軍“正在繼續消滅小股俄軍武裝,並保持著對局勢的控制”,還在反復念叨著“局勢得以控制”的老調子。與此同時,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知名的前線局勢評論者瑪麗亞娜·別祖格拉婭表示澤連斯基在撒謊。她指責澤連斯基及其幕僚誤導公眾,並強調當局的很多決策是為了散播虛假信息而做出的。她的聲明實際上變相揭開了當局內部管理的崩潰、腐敗以及垂直權力結構中存在的危機。

基輔當局仍在竭力維持“一切盡在掌控”的表象,並將輿論管控作為維護政治穩定的手段。而別祖格拉婭這類人充當了“揭蓋子”的反對派角色。從表面來看,當局的核心似乎與一些內部反對者之間爆發了不小的公開分歧。

但問題是:為何會有人在此時選擇公開挑戰澤連斯基?答案在於危機本身的邏輯。澤連斯基不願承認失敗,便想默認甚至刻意引導一些“內部聲音”,替當局說出一些“不能說的話”,並為未來推卸失敗責任鋪路。這不是“反對派發聲”,而是一種政治把戲,旨在維護澤連斯基的個人權威,並將責任轉嫁給軍方與決策系統。

簡言之,澤連斯基正在編織一張網,他就像蜘蛛一樣,這張網使其能從“一切安好”的姿態,隨時跳向“我們已懲處首惡並解決問題”的敘事。別祖格拉婭被選來去當這個“吹哨人”,而整場行動的目的,是為以澤連斯基為首的當局權力頂層預留政治退路。

別祖格拉婭或許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是澤連斯基推出來的“吹哨人”。她出現在前線危機已無法掩飾的時刻,為的也是將鍋甩到以西爾斯基為首的軍方決策層身上。

因此,我們實際目睹的是一場輿論領域的“甩鍋行動”,其目的是在俄軍進一步取得戰果時,預先降低澤連斯基與其幕僚將面臨的聲譽損失。澤連斯基近期越是高調宣稱“局勢得到控制”,這一跡象就越發明顯。巧合的是,最近正好傳出了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將被換掉的傳聞,這證實了筆者的猜想。



烏軍需要有人為波城慘敗以及烏軍被包圍的爛攤子負責,西方對援烏成效的質疑也需要有人回應,澤連斯基“局勢可控”的謊言更需要有人買單。也許西爾斯基才是最大的那個替罪羊,澤連斯基想要用他的政治生命,為自己的權力退路掃清最後障礙。

前線的焦點

拋開這些政治把戲,波克羅夫斯克的失守,毫無疑問將是俄烏沖突的一個焦點事件。

波克羅夫斯克的失利,意味著烏軍在頓涅茨克州失去了一條極為重要的補給線,同時烏軍也將失去一片可用於防御的區域。更何況,此戰過後,基輔當局的烏東防線將出現極大的缺口,俄軍占領整個頓巴斯地區將越來越容易。

該城一旦失守,其衛星城米爾諾赫拉德也將隨之淪陷,如果當局還是因為“輿論觀感”而不下令撤離,那駐守米城的烏軍也將陷入包圍網。這兩城由於後勤的原因,是彼此依靠的關系。通往米城的所有運輸路線要麼經過波城,要麼靠近波城。後勤補給線長達20至25公裡,且必須徒步穿越。

目前,俄軍的火力正集中於波城東北約20公裡處的多布羅皮利亞,他們在用大量精確制導炸彈將其夷為平地。西側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南部,俄軍的推進也愈發肆無忌憚。

俄軍不會停下進攻的腳步,波克羅夫斯克的戰事也不會是戰爭的結束,它只會成為戰爭新階段的又一個起始節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