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位经济学家的财富自由秘籍:不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常讲,一定不要All In(全仓买入),也一定不要All Out(指置身事外)。择时很难,但多元化的投资一直持有下去,意味着对未来的美好事物都有一定的配置,同时也规避了任一资产极端大跌可能导致的灭顶之灾。


第二点,在低利率环境中,投资者必须将投资组合偏向高风险类资产。对年轻朋友可能就是股票,权益类投资中又要偏向成长类股票。

从长期的全球经验来看,权益类资产跑赢通胀、跑赢房地产是大概率情况。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恰恰是不冒任何风险。


第三点,一定要对风险有敬畏之心。我们进入了一个地缘政治风险、技术变革和气候变化叠加的高度变化的时代。所以必须给自己留一些安全边际。从长期投资来讲,不要太激进,不要加杠杆,不要把杠杆加得太满,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时代。

Q:当前经济处于换挡提质阶段。你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目标?

朱宁:我对中国经济的韧性非常有信心。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美国印度之和。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中国经济体量仍然在逐渐增加。

如果我们能维持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对于这么大规模的经济体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保持这一速度,到2035年我们就能完成向高收入国家的飞跃。

中国绝不会是另一个日本。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看到了日本的经验和教训,相应地较早采取了一些预案。中国这样的超级经济体,在国内市场孕育了很多机会,带来更多的腾挪空间。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错失了信息化转型和互联网转型,反观中国,不但在新能源领域站在全球前列,在芯片、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方面也在快速追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任何一个经济体,只要还有新兴产业在发展,就一定有很多机会和潜力。

Q:当前各地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促进消费,你有什么建议?

朱宁:宏观经济改善后,大家自然愿意进行消费。近期股市好转肯定也很有帮助。我们的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改善后,在边际上对消费有特别直接的帮助。因为很多时候大家觉得,股市里、楼市里赚的钱是白来的,这种钱花起来特别开心,心理学上叫作“赌场效应”。

二是提高可支配收入。如何能减税让利,让老百姓有更多落到口袋里的钱。近期的一些尝试如消费贷财政贴息、房贷利息减免,减轻了居民的支出压力,也有助于消费。


此外,我们应该在社会公共福利领域加大投入,让大家不用担心养老、看病、子女教育等,这可以夯实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障体系。

超额储蓄表明,居民家庭是有钱的,但这些更多是预防性储蓄。如果社会保障体系能给人们提供信心和保障,大家就愿意把这些钱拿来消费。

三是找到合适的消费方向。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的整体富足,年轻一代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当前年轻人更在乎情绪消费,比如Labubu这种盲盒,更在乎体验性消费、个性化消费。这里面还有大量机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我觉得还需要一段时间,商家们能更好地理解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改变。


任何时候,都应该配置一点黄金

Q:我们好奇,一位经济学家的资产配置会是怎样的?

朱宁:我个人的资产配置仅供参考。首先,我的金融资产远远超过房地产,这和我一贯宣扬的理念比较一致。第二,我主要是通过ETF(指数型基金)和被动型资产进行配置。第三,我的全球资产配置非常多元化。

过去两年间,我处在相对降低风险偏好的过程。我在逐渐降低在美股中的敞口,逐步增加美元大额存单的配置。此外,我也在美国增加了房地产的配置,因为低利率环境会持续较长时间,随着社会灵活就业,大家对住宅的舒适度有更强的需求。最后,我在过去一年多里,一直比较看好黄金和A股。

看好A股,因为距离A股2015年的波动已经有十年左右,通常讲熊市平均时间在7~9年。此外,周围很多朋友都对A股兴味索然,如果把散户看作反向指标的话,这可能是一个入市信号。维持股市的健康上涨,有助于经济企稳回升,政策层面对长牛、慢牛有期许。

我个人看好黄金已经很长时间,也配置了不少。

一个重要原因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的法币体系在十几年里印出了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天量的钱,任何有限资产在这一环境下一定会升值,无论是黄金、加密货币、艺术品,在过去一段时间都走出了大牛市。黄金在对冲通胀之外,还可以对冲一切可能的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全球秩序变革风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