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給人一份正道直行的勇氣(新作速評)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謝雲開


懸疑劇靠錯綜復雜的案情、緊張硬核的推理引人入勝,而罪案與迷局所反映的社會議題乃至哲學命題,才是這類作品的回味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樹影迷宮》既做到了懸念迭起、人物豐滿,又讓人收獲了一份“如何堅守正義”的深度哲思。

劇中,1994年,北方小城燕川市籠罩在冷峻的氛圍中。樹影婆娑的胡同裡傳聞四起,南槐樹派出所一老一少警察師徒,挨家挨戶走訪調查,尋找“胡同凶手”。他們每每以為接近真相,卻又處處碰壁;僅有的可憐線索,是凶手應該很熟悉這幾條胡同……案件最終偵破於18年後。其間,師徒的青絲苦熬成白發,老胡同早成了都市中的高樓大廈,案件親歷者有些已辭世,甚至連受害者家屬也放棄了希望。


堅守正義,需要一股子拗勁,甚至付出沉痛的代價。年輕的民警趙趕鵝,意外被卷入連環命案,因為對受害者劉珂的歉疚,偵破這個自己接手的第一個要案成了他的“執念”。師父和同事勸他別太“軸”,趙趕鵝卻堅定地喊道:“但我就想破這起!”劇中,“胡同”一語雙關,既是案發地,也是趙趕鵝走不出的迷宮。為還原現場,他一次次翻越胡同盡頭的圍牆,試圖證明自己可以突破案件的死胡同,但屢屢磕得頭破血流。

這一磕就是18年。鏡頭切到2012年,眼角已滿是皺紋的趙趕鵝仍是一名基層民警,但他說:“當警察一輩子不後悔!”職業榮譽感正是源於內心對正義的認同。觀眾為之動容,一起在內心喊出“不後悔”,一起跟著他身處迷霧但眼裡有光,更一起體會到唯有堅守,才能讓正義不在喧囂中迷失。


堅守正義,不是趙趕鵝一個人的任務,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賽。趙趕鵝的師父、老警察冉曦,表面上是個老油條,玩世不恭,但為了完成師父的遺願,為一個案子堅守多年。身患癌症彌留之際,冉曦跟趙趕鵝說:“我師父那起已經辦妥了,接下來就是你的事兒了!”正因為這種傳承,每個人在堅守正義的過程中才會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一如那句反復出現的台詞——“沒有死胡同,都能走出去!”


即使片中兩代警察接力破案,對受害者和家屬來說,真相還是來得晚了些。這不禁使人疑惑:遲來的正義,是否會消解堅守的意義?該劇沒有正面觸碰這個問題,而是借胡同變遷告訴觀眾:堅守正義,也是守護我們生存的天地。一方胡同,即為煙火人間,時代故事在這裡上演:有自主創業、經營商店的劉北萍,有一起讀書一起長大的孩子們,有激情朗誦詩歌的文學青年……這片天地,承載著眾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胡同中每個善良的靈魂,都值得被守護。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不論是迷宮般的老胡同,還是熱鬧繁華的都市街道,只要有人在堅守正義,對善與美的希冀就始終在流淌。

全劇終了,真相大白,不少網友感慨後勁十足。回味起來,“正道直行”這一主旨,不正是深植於我們文化根脈中的不變追求?在對正義的執著堅守中,在用血肉之軀守護人間安瀾中,短暫的生命終會沉澱出永恒的價值。即便是遲來的正義,也像一束束長夜中的火炬,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8日 20 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