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做饭喜欢放"蒜"的人,身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大蒜不仅是厨房中的调味品,还可能在改善血糖、血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东南大学团队发表在瑞士《营养素》杂志上的新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告诉你怎么吃蒜最获益。

大蒜中的活性成分,降糖控脂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从多个医学数据库筛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分析了22篇文献和29个试验。



结果显示,食用大蒜的人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食用大蒜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研究者表示,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如大蒜素、硒元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的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调节免疫力,还具有降糖调脂的作用。

做饭喜欢放蒜,身体有何优势?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介绍,大蒜不仅适用于调味、配菜,本身还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

真正让大蒜在蔬菜圈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它含有非常丰富的硒元素、类黄酮和有机硫化物,尤其是大蒜素:

硒元素,有助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血糖和血脂;

类黄酮,可阻止氧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保护心血管;

有机硫化物如大蒜素,不仅在抗癌方面具有很大探索价值,还在杀菌抗炎、降压降脂、改善免疫力等方面发挥潜在作用。

做饭经常放蒜的人,更具有以下健康优势。

1

炎症水平或许更低

大蒜富含的铁、硒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硫化物,可抑菌消炎,预防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2

肠道菌群状态佳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介绍,大蒜对维持肠道菌群健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特有的“大蒜素”能抑制和杀灭肠道有害菌,而“大蒜多糖”则有助于增加益生菌的数量。



3

思维更敏捷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锦说,大蒜在人体内会与维生素B1结合生成蒜胺,可为脑细胞提供足够能量,使思维更敏捷。

4


乳癌风险可能更低

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营养与癌症》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食用洋葱和大蒜,有助降低乳腺癌风险。

研究数据显示,大蒜食用频率与风险呈负相关,其中每日食用超过1次的参与者,其乳腺癌患病风险比不食用者降低了67%。

每天2~3瓣获益最大

大蒜最好生吃。当大蒜细胞破碎(如碾碎或切末)并与氧气接触后,能充分生成其核心保健物质——大蒜素。建议碾碎后静置10~15分钟再食用。

虽然生吃大蒜营养损失较少,但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每天生吃2~3瓣获益最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泻患者应避免生吃。

对于喜爱吃蒜但肠胃功能较弱或者怕烧心的人,可选择将大蒜炒熟或蒸熟后食用,既能去除大部分辛辣刺激,又能保留迷人的蒜香味。

若用于烹饪,为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素,应避免长时间高温烹调。

食用大蒜后,其含有的硫化物会导致口腔异味。苹果、菠菜、芹菜、绿茶和牛奶等食物中的酚类化合物,能有效分解这些硫化物,帮助减轻蒜臭。


不同蒜制品,各有拿手活儿

中国注册营养师张海英介绍,市面上有很多大蒜制品,它们在营养上各具特色。

No.1

腌制:糖蒜、腊八蒜

腌制后,大蒜辛辣感明显缓和,蒜臭味减少,同时产生了烯丙基硫醚等风味物质,吃起来酸甜香脆。不过,腌制过程对大蒜素有一定的破坏。

酱菜类食材一般偏咸,属于高钠食物,要注意控量,每天吃三五瓣即可。

No.2

熏制:火蒜

火蒜是广东河源、开平一带的特产,是将鲜蒜用稻草或炭火熏制15天左右,让蒜脱水并沉积出金黄油黑的成色,可用来制作菜肴。

火蒜脱水后,能抑制细菌微生物生长,所以保鲜期达半年以上。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等成分也进一步浓缩,能带来抗氧化、降血脂等健康益处。

No.3

发酵:黑蒜

黑蒜是鲜蒜在一定温度(50℃~90℃)和湿度(70%~90%)下,发酵制成的产品,有效降低了刺激性气味,使大蒜质地变软,甚至有果冻口感。

与鲜大蒜相比,黑蒜免疫活性更高,有助促使机体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

No.4

酱料:蒜蓉酱

蒜蓉酱是将大蒜剁碎后,搭配盐、糖、油等调味品制成的,加入辣椒的蒜蓉辣酱尤其受欢迎。

做成蒜蓉辣酱后,爽辣开胃,抗炎抗氧化效果更强。但作为调味料,蒜蓉酱的钠含量较高,有些还有高油风险,每天不宜超过1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