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联合国大会上 日本失败 都没想到 中国这么刚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次联合国大会的气氛,说实话,刚开始就有点不对劲,毕竟安理会改革这个话题每年都吵,可今年明显火药味更浓,尤其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的发言,完全没有留情面,直接怼上了日本,说日本根本没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话一出口,现场很多代表都愣了下,毕竟这么强硬的表态,之前还真没见过。


大家都知道,日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争取“入常”,各种外交手段用得飞起,钱也没少花,可是中国这次把话说得这么绝,根本不给日本留任何幻想,关键还不是简单的反对,而是把历史和现实问题全都摆上了桌面。

日本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觊觎并非一时兴起,这一诉求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多次在联合国框架内提出“入常”主张,但始终因历史遗留问题与地区信任危机未能如愿。


2022年初,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组成的“四国集团”(G4)重启安理会改革倡议,四国达成共识:共同推动安理会扩大,确保四国同时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且新常任理事国应拥有与现有五常同等的否决权。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划拨专项外交预算,首相岸田文雄在2023年一年内先后出访28个发展中国家,以经济援助、技术合作等为筹码争取支持。

此次提交联合国大会的决议草案,便是G4多方斡旋后的成果。草案核心内容包括: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从5个增至11个,新增席位由G4及非洲拉美地区各占两席;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至18个,任期从两年延长至三年。

为营造舆论声势,日本在大会表决前一周,联合G4国家举办“全球安全治理与安理会改革”论坛,邀请60多个国家代表参会,试图塑造“改革势在必行”的国际共识。日本媒体当时乐观预测,凭借美国的公开支持与自身积累的“外交资源”,支持票有望突破90票,距离通过仅一步之遥。

中国的表态从一开始就清晰明确,但各方最初并未预料到会采取如此坚决的行动。

9月2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安理会改革问题公开辩论会上首次亮明立场,强调“安理会改革必须坚持历史正义,二战战败国的‘入常’诉求,首先要过历史认知这一关”。


这一发言被国际媒体解读为对日本的直接回应,但当时多数分析认为,中国可能会像以往一样以“弃权”或“温和反对”收尾。



直到9月25日,中国外交部联合“团结谋共识”运动(UfC)的28个成员国发布联合声明,明确反对G4的“排他性改革方案”,才让局势出现根本性转折。


“团结谋共识”运动是2005年成立的国际多边组织,核心主张是安理会改革应优先考虑中小国家利益,反对少数国家“抱团分赃”,现有成员国包括意大利巴基斯坦韩国等40多个国家,长期与G4的改革主张对立。

中国此次不仅公开与该运动绑定,还由张军代表在大会发言中逐一列举日本历史问题的最新证据:2024年8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再次淡化“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表述;

7月,岸田文雄以“首相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神社内仍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一个连历史真相都不敢正视的国家,如何承担常任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张军的质问在议事大厅内引发长久回响,现场多个亚洲国家代表起身鼓掌。

中国的强硬立场并非孤立发声,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外交协调基础上。

据联合国内部文件显示,表决前三天,中国外交团队与非洲联盟、东盟的12个成员国举行闭门磋商,提出“分步改革”方案:先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保障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待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改革共识形成后,再讨论常任理事国扩容。
2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