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了上岸,年輕人開始"降級考研"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必須上岸


“讀了那麼久的書現在也找不到工作。你幹脆把目標放低一點,再考一次。”第二次考研失敗後,KK的父親勸他。

本科就讀於北方工業大學的KK,即將開始第三次考研了。2022年底首戰失敗,他沒能如願上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第二次目標降級成考卷難度更小的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卻再次落選。他徹底崩潰了,研考失敗,3月春招又是“0 offer”,“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看起來,“三戰”是他的唯一出路。他必須繼續把眼光放低,保證考上。目標調整為一所東北的雙非院校,那裡的分數線比華北電力大學低了整整70分。

在父親同事的推薦下,他報名了一所寄宿制考研自習室,全力備戰。考研自習室裡多的是和KK一樣二戰、甚至三四五戰的考生,他們的一致選擇是——降級、保守擇校,像KK這樣,考研目標院校比本科等級還低的也是不在少數。

這種趨勢早在幾年前就逐漸成形。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考研報考人數從2017年開始就快速增長,此後5年每年增長率都超過10%。熱門專業和學校分數線水漲船高,等到2019年,經濟管理、哲學、藝術等商科文科專業國家線均分比上年上漲15分,而與互聯網發展緊密相關的應用統計專業,分數也達到了近8年最高,400分都無法躋身高分行列。

當時,2019被稱為“史上最難調劑年”,連以往熱度較低的中西部高校(統稱B區)都沒有空位了——寧夏大學學科教育(語文)有考生389分調劑被拒;廣西師范大學調劑報名人數比上年翻了近三倍;B區唯一一所985院校蘭州大學,更是被東部地區985、211的本科學生擠爆。




雖然研究生每年都在擴招,但仍然趕不上報考人數的增速,平均每3-4個考生中只有一人能成功上岸。

淡漠正趕上這個艱難的時刻。作為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專業的本科生,他兩次報考西安交通大學失敗,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考入名校的概率不大了,往後只會越來越難。

無奈,他接受了中北大學的調劑來到太原。入學後他發現,自己是這一屆研究生中唯一一個本科211的。周圍的人都很不理解他為什麼從211降級到雙非讀研究生,淡漠坦言,自己“考不動了”。


必區考研創始人姜鵬告訴“後浪研究所”,2021年,嗅到了考研市場的潛力,他在浙江湖州創辦了一所寄宿制考研自習室,又在後兩年將業務拓展到荊門和莫幹山——基本每年都有降級考研的學生,有本科清北,降級到985、211讀研的,有本科985,考研只敢考211的,而本科211的,考研卻選擇雙非院校了。

如今的就業市場上,學歷已然成了不少公司過簡歷的硬性標准,且這道門檻在逐漸收窄。一些規模較大的國企私企,明文規定了校招只招碩士及以上學歷

本科生“一抓一大把”,想在就業市場上多收獲一點關注,只能想方設法在“教育經歷”這欄下多添幾行文字。再加之“周圍人都在考研,那我也考”的從眾心理,“必須上岸”就成了學生們的共識和執念。

一次,姜鵬和某位在高校任職的好友聊起這件事,對方說,“現在太卷了,很多學生考研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准備,所以寧願放棄對學校等級的要求,也要盡快上岸。”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