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胡锦涛: 解读"士大夫"胡锦涛 开启政治制衡元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士大夫是指在社会上具有名望、地位的知识分子之统称,泛指那些入仕登朝的文化人。这是一个精英社会群体,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华夏民族至秦汉以后,逐步形成了“王士共治”的局面。尤其是汉高祖刘邦倡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其说多为汉、唐以来许多帝王所继承。到了宋代,由于皇权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不仅重视士大夫的作用,而且也敢于放手让士大夫参与政治,士大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共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范仲俺、文天祥等的一大批出仕的士大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言辞,更成为“士大夫”思想的最好体现。


  当被国人称为“蛮夷”的西方列强汹汹东来之时,其“坚船利炮”打碎的不仅仅是天朝的壁垒,还有士大夫阶层心底深处赖以维系的理念。由此,转变观念认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遂成为士大夫阶层不能不直面的重要课题。随着晚清世风、士风的衍变,理学和今文经学的崛起,士大夫阶层担当国运,挽衰世颓波于一振,由洋务、维新走向革命,最终自觉不自觉地完成了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化。那时候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亦都是具有相当理想与文化,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只是他们绝没料到自己归属的“团队”会最终开启一个新中国;随着革命的发展,他们逐步展现出了越来越大的魄力与影响力……称他们是民国时期的士大夫也可谓恰如其分。但获得政治和军事上的彻底胜利后,他们则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君王的代名词。

  从历史维度上讲,“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必然会形成华夏民族政治金字塔顶端的两大集团:即对开国有不世之功的皇族与勋臣贵戚(所谓的“贵族”)集团;入仕的文人、知识分子主导形成的士大夫精英集团。宰相的出现,有致使王权和相权形成了一种制衡关系,成为了一种二元结构。在政治博弈中,这两大集团是互相压制,又互为补充与利用;他们的竞争时常是此消彼长,但又无法完全彻底压垮对方。中共执政后的中国,“士大夫”这个称谓一度销声匿迹,它被共产党人视为封建残余而被丢进历史,在反右运动中那些本有望承继士大夫的知识分子又被彻底痛击。但现实中,根本无法抹杀士大夫的存在土壤和他们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后,士大夫们又开始崭露头角,胡耀邦和赵紫阳经过中国近代历次革命与政治运动洗礼后开始步入政治前台。他们两位皆参与了中共建政前的“革命战争”,但并非属于中共建国主要缔造者的小圈子。他们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民国时期汇入寻找救国救民与振兴民族的洪流之中,随后选择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到共产党的队伍里,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中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后很快展露出他们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他们敢于挑战开国元勋们,希望打破保守的专政勋戚集团独大的局面,并借助共青团等平台培养与提拔那些文化素质高的优秀知识分子,士大夫代表之一的总理温家宝就曾多次撰文回忆在胡耀邦身边的日子。此后,敢说敢做,奋不顾身的朱镕基横空出世,为无根无源的士大夫们打响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枪。尤其是略显木讷和沉稳的胡锦涛被邓小平等开国元勋们认为是“政治”上忠诚,能顾全大局、工作能力亦相当强,此后指定其为隔代接班人。

  虽然“中顾委”的那些元勋遗老们在不自觉中扶持了胡锦涛等在内的知识分子出仕入朝,但他们对自己的“太子”们依旧偏爱有加。在中共政坛一直流传这么一个公开的默契,即那些建国前后发展起来的核心元勋家族,可保有一名子弟至少官至部级以上。江泽民本为一介士徒,可他更愿意把自己营造成一名红色元勋后戚,更是不遗余力地扶持红色后人们。他的双重身份被认为是“半君半士”的政治人物,很多传言称他是习近平(专题)成为中共新一届领导人的背后操刀者。由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豪门贵族”虽已不复存在,但代表者他的是一种“传统”,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期间,这种“传统”依旧与士大夫阶层互相牵制。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子.至.至.书] 2012-09-24 13:12
    致121467, 真给你 SHIT 你也不一定明白是什么。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8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