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最真實上海市井 破象觸目驚心(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位於上海漕寶路上的高家浜,由一條逶迤的長街和數條串聯的巷子組成,是滬上為數不多的陳街陋巷聚集地。




這是個在欲望都市中還未跟上時代節拍的區域。破舊的房屋、外地湧來的移民和本地氣質融匯一處,以不同的生活狀態和諧存在著。



在高家浜迷宮般的小街巷中穿梭,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那些最低生活標准的住房、食品及價格,是這裡的最大特色。本地居民騰出了空房招攬租客,賺取補貼。





而對那些初來上海、尚未立足的“淘金者”來說,這裡就是最好的創業家園。



日益膨脹的人口和相形失色的生存環境,構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線。



一位在高家浜居住了近六十年的老爺子說:“估計這裡一兩年內也要拆遷了。”到那時,你再要想尋找這樣“都市裡的村莊”,恐怕會踏空了。



經常被提醒的生存環境。







價廉物美的早點攤。



穿梭在舊日的時光。









小店安逸的早晨。



家門口的方便攤點。



知足的小日子。












還有一條“窮街”坐落在沿蘇州河光復西路上,十多年來,我從不曾留意到河的對岸還有一條這樣的“窮街”存在。





嚴格地說,這不是一條街,而是一條裡弄,但這條裡弄很熱鬧,很繁雜,有商店,也有菜場,人來人往,恍如一條街。



然而,不經意走進小區旁邊一條裡弄,弄堂兩側破舊簡陋的房屋景象觸目驚心:一根根電線織成蜘蛛網一般在弄堂上空懸掛著,裡弄裡到處是居民晾曬的衣服,一排排猶如隨風飄蕩的萬國旗。看了居民的門牌號我知道,這條弄堂叫光復西路555弄,也稱光復裡。



裡弄很長很窄很暗,縱橫交錯,彎彎曲曲。居民告訴我,光復裡面積很大,從光復西路進去可以一直通到光新路,不熟悉這裡地形的人進去,東拐西彎,說不准就會迷路。



晾曬的衣服如同萬國旗。






盡管光復裡很窄,但是這裡商店很多,有小吃店、美容店、雜品店……還有一個熙熙攘攘的菜市場,在這條被稱為“窮街”的弄堂裡走走,到處可以看到穿著睡衣正在打掃的婦女,沿街坐在家門口的老人,打著赤膊的漢子,開著助動車的快遞員,蹦蹦跳跳的兒童,推著三輪車沿街叫賣的販子……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沿街歇息的老嫗。



穿紅衣的女子給陋巷帶來一抹亮色。



無憂無慮的孩子們。





一位居民看到我在拍照,笑著對我說:“這裡像不像都市裡的村莊?像不像在舊社會?”他說,這裡的房子已經有五六十年了,住戶大多數沒有衛生間,沒有廚房間,沒有陽台,多少年居民一直翹首以盼這裡能改造動遷,但是一直沒有聲音……



老人在這裡走路須格外小心。



小小的房間內擺放著凌亂的灶具和餐具。



上海的面貌日新月異,一幢幢摩天大樓拔天而起,但是走到這裡,目睹那惡劣的生活環境我真的不敢想象這就是上海,我不知道這裡的居民是怎麼生活的?也不知道他們將怎麼度過這個難熬的苦夏?





推著三輪車叫賣的小販。



忙碌的居民。



| 共 9 頁: 1 2 3 4 5 6 7 8 9 |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走.能.紂.王] 2013-02-18 21:55
    每個國家都有最底層的地方,美國如此,加拿大也如此,不知你是那國人竟這樣沒文化,希望你不是中國人。
    評論1 游客 [曰.宜.禹.治] 2013-02-18 17:22
    在中國,外人看得到的都很好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