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71℃:這裡是地球最寒極地(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俄羅斯村莊奧伊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點,最低溫度超過零下71攝氏度,獲稱地球“寒極”。圖為村子路口的交通指示燈被厚厚的冰雪覆蓋。

  


  在這裡,一月份的平均溫度為零下50攝氏度,歷史上的最低溫度達到零下71.2攝氏度。

  

  一個男子走在村裡空無一人的街道上。

  



  村子附近的河堤上,被凍住的輪船。

  

  35歲的Ruslan正在把冰磚搬運到貨車上。目前,奧伊米亞康大約有500村民,主要以馴鹿飼養、狩獵和捕魚為生。因為極端天氣,莊稼在這裡無法成活,村民日常主要食用馴鹿肉和馬肉。

  

  晚間,一輛汽車行駛在被大雪覆蓋的Vostochnaya氣象站附近。當地人稱,汽車發動機必須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後可能無法重啟。

  

  村莊內的房屋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村子裡幾乎沒什麼現代化設施,村民如廁大多需要走出家門,多數家庭仍然靠燒煤或木材取暖。

  



  25歲的Igor Vinokurov敲掉晾衣繩上的積雪和冰柱。村民們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對零下四五十度的溫度早已習以為常。

  

  當地時間2013年1月18日,奧伊米亞康勒拿河上的一個臨時帳篷內,一名渾身赤裸的男子把自己浸在刺骨冰冷的河水中,慶祝顯現節。

  

  43歲的AlexanderGubin准備潛入奧伊米亞康附近的Labynkyr湖。極端寒冷的天氣給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譬如鋼筆墨水凍結、玻璃鏡片凍裂、電池電量流失迅速。雖然這裡有手機網絡,但手機在極端寒冷天氣中根本無法使用。

  

  冰凍天氣給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擾是埋葬逝者,他們必須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小時,以便讓泥土解凍,然後把滾燙的煤推至一旁,開始挖掘,挖下十來公分後,再次點篝火解凍,多次重復。挖一個足夠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費3天。圖為奧伊米亞康附近,勒拿河上,為慶祝顯現節而建造的冰雕。



  

  村外的森林裡,伐木工人----45歲的Alexey Egorov和53歲的Semion Vinokurov在工作。

  

  工作間隙,Alexey Egorov和SemionVinokurov在卡車車廂內進食。由於這裡不長莊稼,村民日常主要食用馴鹿肉和馬肉。奇怪的是,當地人並沒有營養不良,醫生說,秘訣在於當地人攝入動物奶,奶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奧伊米亞康,一只狗躺在木柴堆中。在這裡,多數家庭仍然靠燒煤或木材取暖。

  



  奧義米亞康Tomtor村全景。奧義米亞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的永久定居點。奧伊米亞康意為“不凍泉”,指這裡的一處溫泉。馴鹿牧人通常在這裡歇腳,讓馴鹿飲水,於是奧伊米亞康逐漸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為一個村莊。


  

  奧義米亞康,41歲的氣象測量員SergeiBurtsev准備放飛一只氣象氣球來記錄溫度。由於靠近北極圈,且海拔達750米,奧伊米亞康一年中日照時間變化極大,12月一天日照只有3小時,夏季一天日照長達21小時。

  

  7歲的VinokurovaNikolay和他的姐姐----9歲的Vera在祖母的房子裡吃午飯。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中,村民們對零下四五十度的溫度早已習以為常。村裡唯一一所學校只有在溫度降至零下52攝氏度時才停課。

  

  黎明時分,奧伊米亞康村的煙囪中開始冒出濃煙。在這裡,供電依靠煤炭發電,一旦煤炭供應中斷,村裡的發電站就開始燒木材。如果斷電,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陷入癱瘓,水管會凍裂。



  

  奧義米亞康,“全副武裝”出行的村民。

  

  一輛小型公共汽車沿著勒拿河旁被冰雪覆蓋的公路行駛。由於靠近北極圈,在冬季,這裡每天的日照時間只有3小時。

  


  男子在一輛卡車的車廂內休息避寒。在奧義米亞康,供電依靠煤炭發電,一旦煤炭供應中斷,村裡的發電站就開始燒木材。如果斷電,整個村莊會在5小時內陷入癱瘓,水管會凍裂。

  



  一名女子走在奧伊米亞康一座冰封的橋上。

  

  厚實的皮毛是當地萊卡犬的御寒“寶衣”。

  

  一位村民走出自己的房子。

  

  村中豎立著的共產主義時代的紀念牌。1924年冬天,奧義米亞康的氣溫達到-71.2℃,牌子上的俄文寫著:“奧義米亞康,地球‘寒極’”。

  



  農夫NikolaiPetrovich在奧伊米亞康附近的一處溫泉旁飲牛。盡管冬季異常寒冷,等到六七八月,這裡的氣溫升至30攝氏度以上也不稀奇。

  

  喝完水後,牛群走回牛棚。

  

  52歲的AlexanderPlatonov,一位退休教師,在戶外上完廁所後飛快地跑回家中。村子裡幾乎沒什麼現代化設施,村民如廁大多需要走出家門

  

  奧伊米亞康,路邊的一個戶外廁所。

  



  奧義米亞康,“全副武裝”出行的村民。對不少人而言,奧伊米亞康的極端寒冷天氣是一種新鮮體驗。俄羅斯幾家旅行社推出旅游產品,帶領感興趣者參觀奧伊米亞康,體驗一把呵氣成冰的“寒極”生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