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巴黎枪案: 穆斯林试图讲理:查理血案前的战争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穆斯林要与英国白人讲理,却得不到机会。他们向作者、出版商、国会议员、检查总长、首相等申诉,跟他们讲理却被指责为“不宽容”;他们举行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和平示威,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产生预期的结果;焚书终于刺激了英国人的神经,结果英国人将他们与纳粹相提并论。英国的威胁性言论使事件迅速升级,达到使伊朗追杀令出台的白热化程度。


  

  《查理周刊》血案后,各国人民都在声源查理。图为法国驻罗马大使馆门前贴着“我是查理”的海报


  《查理周刊》事件发生一周,穆斯林的形象因此蒙上一层血色。但他们真的全是一些蛮不讲理、蓄意与言论自由为敌的人吗?追根溯源,《查理》事件,乃至2005年的《日德兰邮报》事件,都可以看作1988年拉什迪事件的延续。

  1988年小说《撒旦诗篇》在英国出版,对先知穆罕默德肆无忌惮地嘲弄激怒穆斯林上街示威、焚书、悬赏诛杀书商和译者,事件升级导致伊英两国断交。但起初,穆斯林很温和,曾通过申诉,希望在书中添加一面插页,声明书中故事纯属虚构。不料他们的意见不仅没有得到作者和书商的尊重,更被英国传媒一致地批为“不宽容”。

  1月7日巴黎发生了《查理周刊》恐怖袭击惨案,12个生命顷刻间被毁灭。让我们首先谴责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悼念在被残酷杀害的无辜者,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


  这几天,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对此深感痛惜,为死难者表达怀念,对宗教极端分子进行了强烈谴责,但只需稍作思考,便不难发现事件并非完全出乎意外,甚至可以说是迟早要发生的事。在此之前,周刊便因刊登丹麦《日德兰邮报》12幅污辱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多次受到袭击警告,周刊办公室甚至遭受过燃烧弹袭击,为此还配备了专职警察以保卫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欧洲主流意见的反应也不出所料,除了强烈谴责恐怖主义罪恶,捍卫言论自由成为舆论的焦点。这是非常自然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能对言论自由和事件的前因后果作深入分析和思考,各方都将受益。

  多年来欧洲一直经济乏力,人口不足,从周边阿拉伯国家接受移民遂成必然。移民所做的多为当地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脏活,为各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移民都处于边缘弱势地位,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更因失业率上升而受到各国右派的公开歧视和打压,对主流群体或多或少抱有怨恨在所难免,而族群间矛盾的激化又势必给恐怖主义提供能量和借口。但,这只是恐怖袭击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还得到存在论意义上的文明理念冲突上去找----正如驾机撞击世贸大厦的二十几个恐怖分子并非因自身处境悲惨而发动恐袭,而大多为在欧洲受过良好教育、经济处境甚佳者。

  媒体似乎没有责任深究本次事件的理念冲突方面的原因。媒体有媒体的逻辑,紧跟时事才是正道。但正因受制于这种逻辑,大家似乎忘记了周刊事件只是2005-2006年《日德兰邮报》事件的一个续集,这两次事件又可以看作1988-1989年拉什迪事件的延续,而所有这三起事件又仅仅是西方与伊斯兰世界之间文明理念冲突这一更大画面的一个侧面。看不到这一更大的画面----十字军东征、近代以来欧洲人对穆斯林世界的殖民宰割和帝国主义侵略、巴以冲突、9·11袭击、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便构成这一宏大画面----便不可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具体的事件。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