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已成立籌備辦公室 深圳將成直轄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估計做出深圳直轄的決定,是近期中央對於香港問題的新解決思路:深圳直接歸中央管,既有利於深圳自身的發展,對深港合作也是一個促進,另外還為未來香港可能出現的衰落,做一個後手准備----深圳可以起到一個接管香港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的作用。


  

  廣東人事變動,已成立籌備辦公室


  深圳,第五個直轄市

  “深圳將成為第五直轄市。”這一猜測已在民間流傳甚廣。而這一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最近這個傳言又開始甚囂塵上。

  “合並深莞惠,成立深圳直轄市,如何?”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黃揚略提交提案,建議從國家戰略出發,在全國適時啟動行政區劃調整試點,將深圳、東莞、惠州三市所轄行政區域合並,設立新的深圳直轄市。

  合並深莞惠,成立深圳直轄市

  黃揚略說,深港國際大都會,這是深圳與香港未來合作的共同目標,但深圳與香港相比,行政級別太低,客觀上導致溝通協調有時難度較大,直接影響了深圳與香港的一體化銜接,而成立深圳直轄市後,將有利於加快深港大都會建設。

  “三地合並為新直轄市後,經濟總和與香港去年GDP大致相當,這將對香港經濟發展起到更大支撐作用,更有利於兩地合作消除障礙,從而推進深港國際大都會建設,保障香港長期穩定。”

  其實,早在重慶申請升格為直轄市時,深圳就積極向中央申請直轄,申請報告中附列了將東莞、惠陽等周邊城市劃歸深圳管轄的方案,但當時中央只批准了重慶。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深圳的特區身份、國民生產總值、綜合經濟實力、全國最高的人均收入,使深圳成為直轄市的資格毋庸置疑。

  改革開放30多年,深圳年均GDP增長25%,在社科院發布的城市競爭力評估報告中,深圳綜合競爭力多年列內地城市榜首。從一個口不足3萬人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人口超過1500萬的現代化濱海城市。2014年,深圳GDP 2200多億美元,躋身世界城市30強;人均GDP近3萬美元,甚至超過北京上海。這樣的成績是難以想象!

  深圳市成為直轄市,絕對有利於實現“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夢”已經深入人心,但是中國夢的實現,關鍵在於實現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轉型的根本在於創新,在於技術升級。深圳,是中國第一個轉型成功的城市,在創新和技術創造方面成為中國的楷模。華為、中興通訊等早已是中國技術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兩家企業,最近深圳崛起的大疆無人機和光啟研究院等企業更是國內的創新領域的驕傲。深圳一座城市的專利技術擁有量名列全國第一。



  目前深圳1900平方公裡的面積,資源人才已經遠遠達不到深圳高速發展的需求。這也讓深圳成為直轄市的顯得極為迫切,

  一、短短三十年深圳成立了許多世界級的企業

  在房地產行業,萬科十多年一直雄踞行業老大地位,成為世界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的業務覆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圈為重點的50多個城市。被評選為“全球最佳房地產開發企業”,獲得全球住宅類開發企業第一名。

  世界超材料領域領跑者----光啟,平均每周申請25項專利。這裡集結了近300人的世界級科研團隊,利用3年多的時間,在超材料技術研發和商用方面走在全球的前列,更為這個新興產業制定了的第一個質量標准。

  “天空未留痕跡,鳥兒卻已飛過。”----大疆創新航拍無人機。有人說,除了蘋果的產品,目前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產品就是深圳大疆創新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了。從5個人深圳的民房辦公到2500多為員工租下創維半導體設計大廈12層樓面,占據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的市場份額。

  二、深圳,一個創新的城市,在開拓中創造神話

  深圳以其特有的創新活力和創業精神成為中國的科技產業中心。深圳可以說是中國的硅谷,引領中國的創新。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實現“九連冠”之後,前三個季度,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8024件,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總量19926件的40.3%。

  深圳有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騰訊,有中國最大的通訊制造商華為和中興,有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有中國最大的手機觸摸屏制造商歐菲光,有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邁瑞,有中國最大的激光器械企業大族激光・・・・・・有A股中最多的民營科技企業。在IT制造業領域有強大的產業生態,在邁向產業升級的中國經濟地圖中,深圳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在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2014“中美創新人物”,其中中國10為創新人物中,深圳占領5席。大疆創新科技創始人汪滔、微信締造者騰訊張小龍、華大基因汪建、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順豐王衛榜上有名。深圳引領中國智能制造和新能源領域蓄勢超越美國,在TMT領域正在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徑。

  有人曾說,站在深南大道上掃一眼過去,就可以數出十幾家深圳本地上市公司,這是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


  經過30年的發展積累,深圳已具備國內許多城市難以比擬的競爭優勢。經過深入的市場經濟洗禮,深圳經濟積累沉澱下來獨有的創新活力,並帶來了新的積聚效應、新的經濟活力。IBM、沃爾瑪、UPS等國際巨頭將其采購總部、亞洲運營總部、研發中心設在深圳,世界500強中的很多企業也落戶深圳。

  三、深圳為什麼要直轄?----“小馬拉大車”的深圳

  經過30年的發展,深圳已經感受到來自土地、資源、人才、環境等方面的巨大壓力,多年來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各類矛盾也開始體現。主觀上往日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和積累的社會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深圳曾經引以為豪的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和創業激情,在多方面呈現出“內地化”趨勢。

  1、深圳的轄區面積太小了!

  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深圳的“體格”快速膨脹,躋身中國一線城市,在飛速增長的過程中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困境,嚴重影響到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深圳的土地面積只有上海的1/3,廣州的1/4,天津的1/6,北京的1/8,重慶的1/42--這就像是在舉重賽場上,讓一個56公斤以下級別的選手和一群110公斤以上級別的選手同台競技。



  在土地資源幾近枯竭的深圳,已經很難有低端產業的容身之地。深圳近年大力推行的“騰籠換鳥”、產業升級政策,極有可能導致高端產業失去基礎產業的支持。房價高企,鋪租昂貴,城市基本生活成本高昂,必將導致大批商鋪關張,小微企業倒閉,產業工人和基礎服務業從業人員流失。


  2、政治訴求

  深圳的尷尬之處在於,它雖然是一個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它不向廣東省納稅,但同時又隸屬於廣東省管轄。在實際的行政管理權限當中,重大項目的審批和省管幹部的任免等關鍵性的權柄仍然由省府掌控。他們的政治訴求將會越來越強烈。

  現階段的深圳,其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態環境幾乎無法滿足這個城市中產階級群體的需要。

  在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環境當中,一個城市政治地位的低下必將影響其經濟的發展。坦率地說,深圳是經濟的巨人,政治的侏儒。盡管它的頭上還有許多耀眼或不耀眼的光環,但怎麼樣也逃避不了它只是廣東省內一個“B牌”城市這樣一個事實。廣州是廣東的首府,至少在廣東省境內,它的地位是不容挑戰的。

  萃精取華的高新技術產業、金融產業和文化產業,如果失去低端的配套產業、基礎服務業的支持,最終必成沙上之塔,末路狂花。治本之策,唯有直轄。

  四、深圳成為直轄市面臨的阻礙

  深圳合並東莞惠州直轄出去,廣東能答應麼?

  深圳要做直轄,必然會搶奪廣東的金融資源,影響廣東省的發展,廣東幾個地市聯合打壓深圳的話,深圳能得到什麼好處麼。對於廣東省,深圳按照這個分析直轄,幾乎是分出了三分之一個廣東。缺少深圳這個中國經濟橋頭堡和世界工廠的東莞,以及石油產業雲集的惠陽,那麼廣東經濟幾乎無任何優勢可言。

  深圳作為直轄之後,與作為一國兩制的香港遙遙相對,政策如何導向?

  深圳,作為一條紐帶,一直以來扮演著內地經濟的橋頭堡和香港經濟著陸內地的跳板。深圳,從某種意義來說,是香港經濟發展的補充、協調和完善,類似於香港這座摩天大樓的一座裙樓。

  上世紀1979年搞深圳特區,為了保持穩定、繁榮香港,不惜巨資立起了二線關,關外和內地人入市區都要查身份證,防止人為偷渡;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鄧小平當時對香港人說了“馬照跑、舞照跳”、“香港一百年不變”。香港,昔日的英國殖民地,世界的金融、貿易主要城市,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影響巨大,香港回歸後,中國政府怎樣發展香港,香港人、英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在盯住中國政府,弄不好,香港倒退了,中國政府被西方國家恥笑、攻擊。

  為了證明“一國兩制”在中國是可行的前提下、也為台灣今後回歸祖國樹立榜樣,保持香港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是中國政府相當一定時期內的基本國策,這個國策是絕不能動搖的!

  在此情況下,改革開放崛起的深圳,與香港毗鄰的深圳,是不能出台可能“動搖”香港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政策的,退一萬步來說,如中央近期批准深圳成為直轄,深圳地位高了,權力大了,經濟慢慢超越香港了,那香港的穩定和繁榮將變成一紙空文,這是中央政府不願看到的。

  中央政府不是不希望深圳發展,而是在相當一定時期內,要保證香港在中國甚至世界的金融、貿易地位,如果你深圳變直轄了,你置香港於何種位置?深圳變直轄,歸根到底,會影響到香港啊。

  以上綜合來看,深圳作為直轄市是迫切的,但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深圳尚不具備作為一個直轄市獨立出去所必須的完善自身各項設施機制的要求,在妥善處理廣東和香港經濟博弈問題上,未來發展尚不明晰。現在的深圳,韜光養晦積極妥善處理周邊地市關系,發展自身經濟,完善自身各項基礎建設需求,未來且行且看。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