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東擦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軍連日來發動對反政府軍胡賽(Huthi)武裝的空襲行動,這是自胡賽武裝去年9月占領首都薩那,迫使其總統哈迪(Abd al-Rahman Mansur al-Hadi)逃往南部城市亞丁後,哈迪支持者們進行的最為猛烈的反擊。一時間,本就不太平的也門局勢驟然惡化,多國政府紛紛啟動應急機制,撤離本國公民。從目前的形勢看來,無論是背靠伊朗的胡塞武裝還是有沙特支持效忠哈迪的政府軍,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帶領也門重回穩定,因此從也門自身來看,其很可能無法避免失敗國家的命運。


  

  問題在於,這場戰事會否波及整個中東地區,進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即使沒人能夠完整預見事件的未來走向,但通過逐一解析各利益攸關方的理性選擇,似乎仍可得出一個較為合理的預判。通過區域外部----區域內----國家內部三個層面來分析該地區各種政治勢力是否可控,而這也是決定“也門戰事會波及到整個中東地區”這一論斷是否成立的主要指標。


  理性的行為體----美國 沙特 伊朗

  作為發動此次空襲的主要國家沙特的親密盟友,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就尤為引人關注。3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沙特國王薩勒曼(Salman bin Abd al-Aziz Al Saud)通話時表示,美國願意為重建也門穩定的“共同目標”提供支持。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米翰(Bernadette Meehan)稱:“總統重申了美國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堅固友誼,強調美國對沙特、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和其它回應哈迪總統請求者的支持,並擁護也門合法政府。”據白宮表示,美國目前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後勤協助和秘密情報,但並未直接參與軍事行動。

  可以說,在空襲問題上,美國與其盟友以色列在情感上堅定地站在一起,但是在實際作戰中,美國並未直接參與其中,例如派出軍機參加空襲行動。這反映出,也門不是美國的核心關切,但有礙於“老朋友”的情面,美國還是做出了口頭上的支持。美國的這一立場並不難以理解,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也門雖然地處交通要道,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對世界石油運輸具有重要影響,但實際上,也門並不具備封鎖曼德海峽(亞丁灣周邊)的軍事能力。也門的石油產量在中東地區也完全不具備競爭力,其石油資源幾乎已經開采殆盡。也就是說,也門並不具備可以吸引美國的要素----豐富的石油資源或者是控制石油運輸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門在美國的對外戰略中顯得可有可無,美國人也不甚關心也門內部的戰亂,非常突出的一個表現是,2015年2月11日,早在阿拉伯聯軍發動空襲前的一個多月,美國駐也門使館就在其網站上援引國務院聲明說,使館工作因安全原因暫停,絕大部分外交人員已經撤離,美國駐也門大使也將撤離至中東地區其它國家,使館同時要求美國公民立即離開也門。可以看出,美國會致力於盡可能恢復也門局勢的穩定但並不會付出較為昂貴的成本進行直接幹預,除非也門戰事危及到中東地區安全或者該地區的恐怖主義勢力不斷壯大直接危害到西方社會,將沖突管控在也門本土境內相信會是美國最低的策略目標。



  也門危機引爆大中東

  另外,此次參與空襲的沙特、埃及、摩納哥、約旦、蘇丹、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十國皆為主要信仰遜尼派的國家,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削減什葉派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在沙特阿拉伯看來,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擴張導致什葉派伊朗的影響在危險地增加。與此情形相類似的是,2011年巴林被“阿拉伯之春”波及,爆發大規模什葉派反政府抗議,對遜尼派王室政權造成威脅,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部隊進駐巴林維持秩序。目前在伊拉克,什葉派控制了政局;在敘利亞,力圖推翻什葉派巴沙爾政權的行動陷入兩難。隨著伊核問題框架協議談判透出積極信號,中東輿論中出現一種擔心,認為伊朗將乘勢擴大地區影響力,必須有力應對。因此,薩勒曼較前任更為關注伊朗的威脅,希望借助遜尼派的政治力量來對抗什葉派的擴張。在此背景下,空襲較之其實際意義,其象征性傾向更為明顯。特別是4月2日沙特阿拉伯軍方發言人艾哈邁德的表態,沙特及盟軍暫時不向也門派遣地面部隊,但它們的地面部隊已做好隨時參戰的准備,可以看出沙特仍試圖控制其戰爭規模。

  作為事件的另一方,伊朗官方一直呼吁也門各派重回談判桌,並表示伊朗方面願意與地區國家合作,推動也門沖突各方和利益相關方進行對話並最終實現和平。伊朗副外長阿卜杜拉辛(Hossein Amir Abdollahian)在科威特表示:“伊朗和沙塔拉伯可以進行合作,緩和也門危機。”他還補充表示,伊朗正在致力尋求對話的渠道並已經提出了建議,但是他並沒有談及細節。德黑蘭大學國際關系學系主任馬蘭迪說,“伊朗方面認為現在沒有必要對也門局勢進行幹預,這也是伊朗的基本政策。伊朗能做的就是在國際法框架下采取一切手段支持也門人民。我不認為伊朗會選擇派兵前往也門,伊朗認為,既然也門的民意事實上是支持胡塞武裝的,那麼也門人民就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家。”事實上,對於伊朗來說,以色列的軍事實力仍然強大,貿然被卷入地區沖突的風險不可把控,因此伊朗更可能通過在私底下為胡塞武裝提供武器裝備與軍事咨詢的方式來擴大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這是更為明智的做法。

  至此可以看出,在這場沖突日漸激烈的也門戰爭中,存在著致力於管控戰爭局勢的美國、沙特與伊朗三個理性行為體,尤其是在伊核談判達成共識的大背景下,伊朗更不會輕易打破來之不易的良好的外部環境,貿然卷入戰爭之中。

  不可控因素----胡塞武裝 基地組織

  但是如果就此說,也門戰爭不會引爆“第三次中東戰爭”似乎也過於武斷,必須看到這場戰爭中存在的兩個不可控的因素,即胡塞武裝與日漸猖獗的恐怖主義勢力。哈迪此前稱:“以胡塞武裝為代表的什葉派的極端主義和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遜尼派極端主義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他們都不希望也門人們過上安逸穩定的生活。”唯恐天下不亂的他們無疑是影響戰事走向的不安定因子。


  雖然有聲音指出也門戰爭不過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沙特、伊朗分別作為哈迪政府和胡塞武裝的支持者主導了現在的也門戰爭。但是已經與美國簽署伊核協議的伊朗並不像傳說中對胡塞武裝的影響那麼大。

  胡塞武裝人數達10萬之多,長期盤踞也門北部薩達省,其所在的什葉派穆斯林占也門人口的47%,根據“今日俄羅斯”3月25日發布的向亞丁進軍的胡塞武裝的視頻截圖上來看,胡塞武裝與一般的反政府武裝不同,從中可以看出其已普遍換上制式軍服,武器裝備也相當精良。據英國媒體引述亞丁居民的話說,他們看到了扛著火箭筒並有4輛坦克和3輛裝甲車支援的士兵進入了卡爾馬卡薩區----這是將亞丁市中心和城市其他部分連接起來的一個地帶。

  胡塞武裝在推進過程中,收繳了政府軍武器。在薩那面對沙特等多國空襲時,胡塞武裝還使用了防空武器。“今日俄羅斯”報道稱,3月25日,胡塞武裝攻占了距亞丁不遠的一座也門最大空軍基地。從公布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該基地停放有數架米格-29戰斗機。另據法國媒體同日報道,一架戰機25日對也門總統哈迪在亞丁的府邸實施空襲,由此證實了胡塞武裝確已擁有自己的空中力量。



  雖然胡塞叛軍的創建者死於前總統薩利赫政府之手,但是普林斯頓教授伯納德·黑克爾表示,薩利赫如今也是胡塞武裝的盟友之一。薩利赫下台後,接任的哈迪也一度拉攏胡塞武裝。


  可以說人數眾多、影響力深遠、民間基礎深厚的胡塞武裝並非是一般的烏合之眾。他們更無須依附伊朗伊朗美國和解之後縱然想遙控胡塞武裝亦是無能為力。

  胡塞武裝的政治抱負和利益訴求雄心不是伊朗能夠左右的。2010年胡塞曾與也門政府簽署停火協議,結束與政府軍長達6年的武裝沖突。不過,薩利赫倒台後,就組成新政府進行的對話卻把什葉派部落排除在外。2014年夏天,新憲法的綱要出台時,胡塞族發動武裝反抗。他們尤其反對的是新聯邦劃分計劃,按照這項計劃,他們所在的省份無靠海地區,胡塞族為了爭取權益更是開始與前反對者薩利赫聯合。沙特聯軍的持續炮轟並未嚇退胡塞武裝, “我們可以說,在對也門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轟炸後,侵略者們沒有取得任何結果……亞丁今天的勝利讓侵略者們的戰役蒙羞,讓他們沉默,”胡塞武裝發言人阿卜杜薩拉姆在他們控制的電視台節目中說。可以看出,對於胡塞武裝來說,此次戰事關乎權力之爭、權益之爭,胡塞武裝的力量也許不夠強大,但在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心與意志上,無論是美國還是沙特,都無法與之相比。

  在外部力量試圖將局勢管控在可控范圍之內時,胡塞武裝卻完全沒有此種顧慮,他們唯一要思考的是取得戰爭的勝利,推翻現政權,而這將大大增加也門甚至是中東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縱然伊朗與胡塞武裝都屬於什葉派穆斯林,但是伊朗卻並不能從根本上影響胡塞對於生存的權力的渴望。胡塞武裝的一心一意決戰不排除將也門戰爭擴大化的可能。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敵人,這句話用來形容胡塞武裝和“盟友們”的關系可能再適合不過了。也門是拉登老家,而基地在也門的分支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胡塞組織是什葉派而基地組織是遜尼派的極端組織,盡管胡塞武裝一直與盤踞在也門的基地組織分支進行戰斗,胡塞的標志性口號是“美國必亡,以色列必亡”,不過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美國。被逼急的胡塞武裝如果和基地組織聯合起來,戰爭擴大化將不可避免。

  另外,有消息稱,伊斯蘭國(ISIS)也已滲透到也門地區,本著那裡亂就到哪裡去的伊斯蘭國必然不會錯過也門動亂這一天賜良機。胡塞武裝占領了大部分國土,他們力量分散,如果在戰事中失利,他們將很快被“聖戰分子”取代。這會導致也門成為一個恐怖分子統治下的“伊斯蘭國”,其人口5倍於2014年7月敘伊邊境冒出來的那個。這種情形出現的幾率不大,但在去年的“七月驚奇”後,沒人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近10年來,美軍一直和也門政府在反恐事務中緊密合作,據統計,美國從2002年起在也門空襲恐怖組織根據地,到現在為止,據估計一共98次,2012年41次,2013年26次,2014年14次。但也門國內的混戰局面使得美國的反恐計劃難以為繼,美國國務院3月22日證實,由於也門境內安全局勢急劇惡化至內戰邊緣,美軍將大約100名駐扎在也門南部Al Anad空軍基地裡的特種部隊士兵撤回美國。此前,美軍主要通過該基地搜集“基地”組織相關情報,輔助無人機反恐項目。

  要知道,基地組織與ISIS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似的最終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哈裡發國”。在美國撤走其軍事人員之後,包括基地組織和ISIS也門分支在內的多個基地組織勢必趁亂擴大自身的勢力范圍。在胡塞武裝、遜尼派部落和“基地”組織等勢力的共同作用下,也門終究滑向了內戰的深淵。隨著外部力量的武力介入,也門的最後一份通過部落對話進行政治和解的希望也漸漸消失,相互撕裂的政治勢力仍會進行不停歇的角逐,也門的動蕩或將成為一種常態。更糟糕的是,信仰“殉道”、“聖戰”的什葉派和極端分子使外界無法用理性去預判他們的行為,中東局勢的走向仍不明朗,相信中東或將爆發大規模戰爭的言論並非無稽之談。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