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欢度圣诞: 圣诞节在美已衰落 为何在中国追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47年1月22日,美军军事法庭裁定主犯皮尔逊强奸已遂罪成立,几天后再裁定帮凶普利查德妨碍军纪等二项罪名成立。决定判处皮尔逊十五年有期徒刑,普利查德监禁劳役十个月。全国的抗议运动稍稍平息,国民党当局也松一口气。可是8月的时候美国海军部长核准判决,该被告无罪释放兼恢复原职。学生运动再起,终于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平安夜”发生的强奸事件最后间接促成了美军撤兵和停运军火,成了一根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导火索。


  遗憾的是,很多热衷于圣诞节的年轻人并不知道这段历史,而且随着资本的侵入,圣诞节也变了味道,甚至成为一种负担。

  为此,我特意调查了一下身边过节的朋友和伙伴,发现选择在圣诞节进行庆祝活动的人中年轻人占主流,他们过节的理由总结一下不外有三:跟风、消费主义和赶时髦。


  其中的“跟风”无可厚非。一些人觉得新鲜好玩,多个节过而已,年轻人乐一乐也没什么不好。

  对于第二点,因为商家促销所以过节。我在前文中已经讲过。中国的圣诞节,根本就是一个商家生造出来的大型促销活动。一看到商品打折就去购物,落入商家的套路中。

  


  今天的人们在资本的驱使下,越来越擅长为了制造而制造,为了消费而消费。有何需求?为何消费?这些最基本的关于意义的探求却被抛诸脑后。“资本并不还原意义,而是将贫乏的事物变成消费的符号,在符号的消费中,让人们自以为给出了参与世界的证明。”[13]——这是人的异化。缺失人的文化,谈不上是什么文化;不以人为本的节日,也便不是节日了。

  当我在一个微信群发表如上观点的时候,一个女孩的回复比较典型。我特地粘贴上来:


  

  这种叙事的流行是我们尤其应该警惕的——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披上了亲情和爱情的外衣。比如因为女朋友过节,“为了爱情”,所以我也不得不过、不得不送礼。看到很多年轻人平安夜送礼、情人节送巧克力、求婚送钻戒——这让人感觉他们的想象力十分匮乏,好像男孩子不花钱就不会表达对女朋友的爱意、女孩子没有看到自己的男朋友买买买就感受不到对方在感情上的付出了一样。

  至于第三点“赶时髦”,多少有点旧时的“遗风”。在中国复兴背景下成长的年轻人,如果做选择题、判断题,现在大多未必会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基督教的”便是“文明的”,“洋节”便是“时髦的”,但不知不觉还是会觉得一些西方的事物比较“时髦”。其实,近代西方社会的富裕繁荣并非是因为什么基督教的因素——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写道:“启蒙运动即是使人们从加诸己身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由于我们的统治者对染指艺术和科学尚无兴趣,所以我把这一运动的重点主要放在宗教事务方面——在这方面轻信盲从是尤其有害并且可耻的。[14]”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