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俞飞鸿: 女神范本男人照妖镜?你不懂俞飞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俞飞鸿


  

  俞飞鸿身上摘不掉两个标签。


  一是美。

  许知远采访她,看她神采飞扬地说话,冷不丁蹦出一句:

  “你真是挺好看的。”

  俞飞鸿被逗笑了。

  还有女记者自述,自己采访俞飞鸿,完全没想到自己坐下后的第一句话也会是:

  “你好美啊。”

  

  真情实感而且情不自禁。

  “美?到底能有多美?大家都是一张嘴,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能美到哪去啊?”

  ——这就是俞飞鸿的回应。

  第二个标签,是没结婚。

  48岁,未婚未育,使得她几乎每年都被拉出来指指点点。

  舆论在去年6月,一位微博博主感叹“俞飞鸿真是老男人的照妖镜”时,爆发了。

  

  博主配的图其实是老图,挖坟了2016年《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冯唐、俞飞鸿的一系列对话。

  



  单看截图,很容易形成冷静有礼的女神俞飞鸿,以言语为武器,痛打直男癌代表的印象。

  女性苦逼婚已久,这份情绪终于依靠她找到了出口。

  将俞飞鸿的一系列观点总结成以下六点,你一定被它们刷过屏:

  1.解决孤独的方法,是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

  2.女人在任何年纪都有不同的美;

  3.不要因为孤独而结婚,婚姻解救不了孤独的灵魂;

  4.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应该结婚的年龄;

  5.爱情不需要以婚礼和婚姻作为唯一的标准;

  6.男性总觉得“婚姻是对女人的施舍”,是对女人的误读。

  一时间,无数自媒体将俞飞鸿捧为反逼婚主义的楷模,几乎所有和女性独立相关的话题,都恨不得扯上俞飞鸿为自己代言。

  

  

  却没意识到,被贴上任何“主义”的标签,都是俞飞鸿不愿意看到的。

  

  美貌、冻龄、单身、女神、人生导师……

  事实上,除了自由,俞飞鸿不应该被任何词语定义。

  作为演员俞飞鸿,从未大红大紫,国民度却一直居高不下。

  48岁,几乎没有绯闻,在摸爬滚打的名利场,永远云淡风轻气质绝佳。

  



  要洞悉她美丽的秘密,故事要从家庭开始说起。

  俞飞鸿的父亲是清华的高材生,母亲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是典型的高知家庭。

  父亲严厉,母亲善良,在充满秩序感的家里,她受到的是极为正统的教育

  父母不让她跟外面的人随便来往,即便是暑假,也得在家看书。

  每天晚上,她要写60个毛笔字才能睡觉。

  姐姐淘气,会带着她从后院天井爬到邻居家,再从邻居家跑出去玩儿。若被父亲撞见,躲不开一顿好打。

  她从小就好看——

  她是街坊邻居的洋娃娃,女性长辈们抢着给她织毛衣、做衣服,喜欢把她按在椅子上,把火钳烫热,给她烫出一头羊毛卷,把她打扮得更像一个娃娃。

  8岁那年,青年电影制片厂选中她参演了故事片《竹》。

  

  班里最野、最凶的男同学,会和假小子打架,却会偷偷塞给她好吃的。

  如此这般,她从小因为美貌受到善待,却只将别人的夸奖当成善意的传递。

  没有人教她“恃靓行凶”,父亲对她的教导,是清醒而警惕的:

  “你一定要让内在变得饱满,切勿做一个绣花枕头稻草包。”

  家教影响了俞飞鸿的一生。

  父母的严格,培养了她的自律,也让叛逆在她内心缓慢滋长。

  关于年龄和青春,俞飞鸿的想法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

  “我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能长到30岁,因为30岁的女人看起来是一副可以自己做主的样子。”

  高考那年,俞飞鸿听从父母的建议,考取一所离家很近的杭州大学的外贸系。

  读了一年,年满18岁,她不顾父母反对,退学,重新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叛逆并不意味着放纵。

  俞飞鸿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一个北电的同学曾在博客中写她,字里行间都是敬佩:

  “她是我们几个女孩中最聪明的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有计划。

  我们忙着恋爱的时候,她却学习英语,以至于以后能用英语演戏生活;

  我们睡懒觉的时候,她却天天练晨功没有一次迟到,最后拿到奖学金;

  她说要参加1500米的跑步,我们不信,没想到她跑了下来还拿了名次……”

  



  就算在北电,她的美貌也有“十年一遇”的校花之称,追求者不断。

  据说,听说她喜欢狗,高年级的男生集体凑钱买了一只狗,几个男生轮流牵着狗去找她:“走吧,咱一起遛狗去!”

  一直到狗狗死去,都没人成功约到俞飞鸿

  大三那年,好莱坞电影《喜福会》选中俞飞鸿,饰演爱上了一位浪荡轻浮公子哥的莺莺。

  

  每个人都等着看她在好莱坞开始自己的事业,她却以还没完成学业为由,跑回来该上学上学,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毕业后,更让大家不解的是,有着大把机会的俞飞鸿,居然用系里唯一的名额留校任教了。

  她却说,自己只是做了更符合自己性格的决定。

  

  工作一年后,她又决定去美国留学

  一来学英语,二来再次逃离熟悉的朋友圈,以及时不时提供帮助和照顾的亲戚长辈,真正学会一个人生活。

  在美国,她学会了很多自己之前不会做、未来可能也不需要亲手去做的事,比如换灯泡、开车、办各种身份证明和信用卡、帮朋友在4S店里讨价还价??


  “我可能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很多事情,有些事我可以选择不做。

  但我需要知道自己能做,这样内心才觉得是真的自由了,不然总有疑虑。”

  俞飞鸿说。

  

  关于俞飞鸿美国留学的经历,还有一件趣闻。

  26岁那年,她在大街上遇到车祸

  她跑过去,踢着对方的汽车轮胎大吼大叫,用学会的所有英语脏话、俚语问候对方。



  “那是我第一次直接表达愤怒。”

  俞飞鸿在《十三邀》聊起这段经历,把那次愤怒,视作自己在美国所修的最后一门课。

  

  对于自由边界的探索,贯穿了俞飞鸿的18到26岁。

  1997年,俞飞鸿回国,接到《牵手》的剧本,导演让她出演女一号夏晓雪。

  俞飞鸿看了剧本,却对女二号王纯产生了兴趣。

  王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漂亮姑娘,男女主角婚姻的第三者,角色定位并不讨好。

  

  导演问她:“一上来就演这种角色,你不介意吗?”

  俞飞鸿摇摇头,“我更看重人物本身。”

  结果,王纯这个角色让俞飞鸿火了。

  有人说,王纯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第三者。

  第二年,她又以《小李飞刀》中的“惊鸿仙子”再次出现在荧幕上。

  

  正值90年代末,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刚刚市场化,大家拼命赚钱,透支自己,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完全没有在创作的感觉了,只是在机械重复劳动,我必须要停下来,找回创作的快感。”

  



  俞飞鸿又感觉自己不自由了,于是,刚刚“走上正轨”的人生道路,又一次被她按下暂停键。


  与此同时放弃的,是大把的赚钱机会。

  这年,她28岁。

  接下来的近10年,正是普通人眼里的“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她把自己献给了一部电影——《爱有来生》。

  

  俞飞鸿非常喜欢《爱有来生》的原着小说《银杏银杏》:

  “看完之后,一直想着,偶尔和朋友聊起来,就会讲到这个故事。买了版权,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拍,朋友劝我自己拍。”

  俞飞鸿就这样又一次转换轨道,干起了编剧导演的活。

  

  要知道,在之前,她几乎连日记都不怎么写。

  对于30多岁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俞飞鸿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她体会到了绝望。

  在接受许知远“十三邀”的采访时,她描述了当年云南的那场雨。

  云南是《爱有来生》的取景地,拍摄期间,当地的雨季提前到来。

  雨7*24h地下,每天剧组要白白损耗几十万元,面临不得不撤离的困境。

  

  “我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不知道站了多久,内心没有起伏,没有悲伤,一片空白,出奇的镇定。原来,当你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的时候,不是愤怒,也不是悲伤,是空白。”

  2009年,历近十年,《爱有来生》终于上映,一举摘得大学生电影奖最佳处女作,至今这部电影在豆瓣上也有7.6的评分。



  

  口碑还不错,票房却是惨败。

  有记者问她:“费了这么大的心力,最后票房这么少,不觉得自己做得很失败吗?”

  俞飞鸿很淡定地回答:

  “商业上的结果是这样。但对我个人而言,我倒不觉得,因为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拍摄过程中虽然辛苦,我的心却是愉悦的。重要的是,它成了我人生很宝贵的一笔财富。”

  

  再后来,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状态。

  隔三岔五接一部戏,多半是因为角色本身对她有吸引。

  演完戏,也不会做过多的停留,刻意与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么多年,她连每天睡觉的时间都几乎没变。

  

  看到陈冲说:

  “我希望我的一生非常平淡,平淡到不足以写成自传。”

  俞飞鸿怦然心动。

  后来接受《非常道》的采访,她也说了一句类似的话:

  “我喜欢苍白,我喜欢它平淡无奇,这就是我想要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要不苍白的人生。”

  有人提醒她:

  “你这样迟早会被观众遗忘。”

  她却说:

  “没人需要一辈子被人记住。”

  



  如果,一定要给俞飞鸿的“冻龄”和“美丽”找个原因。

  条姐会说,她的美丽源于克制的智慧。

  她热爱表演和电影,但她不滥用自己的热爱,不会为热爱透支自己,把热爱变作为谋利的工具。

  她的智慧让她只注重事情本身,让她愿意花十年打磨一部电影,也可以接受商业上的失败,坦然说出:“这会是我最后一部电影。”

  

  她的确活出了女性理想中的样子——

  或者说,其实她活出了每个个体理想中的样子。

  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只在乎事情的本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不着急,所以不焦虑,所以不恐惧,无所求,反而能满载而归。

  

  曾有一次拍宣传写真时,有摄影师建议:

  “飞鸿姐,咱们要不要来一个非常狂野的造型,让别人看了觉得眼前一亮,看到不一样的你?”

  俞飞鸿抿嘴一笑:“非常感谢你,但是不用了。”

  她已经找到了此生最舒服的方式,不想,也没必要,为别人的眼光改变自己。

  你如何看待俞飞鸿的人生选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