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彭于晏: 有种自律叫彭于晏 亲测有效的方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职场江湖有问题,大侠知阳来救急


  

  1


  我们都知道“自律”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习惯。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应该看过很多关于自律的文章,写过很多想要自己自律起来的话,不知道你现在真的自律了吗?”

  在娱乐圈有一种“自律”叫:彭于晏

  

  可以说,彭于晏从一个140斤的小胖子到现在人人夸赞的男神,一切都是源自于他的自律。

  在姜文做客《圆桌派》时,谈及到彭于晏,他是这么评价的:

  “彭于晏这样的身材,觉得特别的佩服他,特别的自律,他把灵魂和他的肉体分开了,他用他的灵魂指挥他的肉体。他的肉体有多少的损伤、撒娇、偷懒他不在乎,他必须让他的肉体达到一个什么样子,彭于晏不是一般人。他可以自律性非常的强,这样的身体比古希腊雕塑还厉害。”

  

  在彭于晏的事业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惊讶的现象:他每拍一部戏,就学会一项技能。

  拍《激战》,和真正的拳击手练打3个月,练到体脂只有3%,还学会了综合格斗,巴西柔术和泰拳。

  拍《我在垦丁天气晴》,他学会了冲浪。

  拍《海豚爱上猫》,他拿到了海豚训练师资格证。

  拍《听说》,他学会了手语,练了3个月,每天练到手抽筋。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他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

  拍《破风》,他每天骑行6、7个小时,全香港的山被骑了个遍,考到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



  拍《湄公河行动》,他学会了泰语、缅甸语、射击、参加了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训。

  彭于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没有才华,所以用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学不到东西,自律和拼命,成就了我。

  

  2

  我在网上看到有位网友这么评价关于彭于晏的自律问题:

  “要是每年我也能挣个几百万,我也能像他那么自律。”

  在感到这位网友可笑的同时,仔细一想,似乎职场上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找理由的,大有人在。

  当我们在赞叹某个领导每天晚上熬夜到很晚,为他那种为事业奋斗的状态表示佩服时。

  一定会有人说:“我要是有他那么高的工资,我也会那么拼。”

  要说那位网友离我们还比较远的话,那说这种话的同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搞反了一个顺序:别人不是因为工资高,所以才拼命;而是因为拼命,所以才工资高的。

  同样的道理,不是因为彭于晏因为挣到了钱才自律,而是因为自律才挣到钱和荣誉的。

  

  我有个朋友,在老家县城的自来水厂做质检员。上一个24小时通班,休息三天。

  虽然工资一般,但好在稳定。而且这种上班时间,还算比较清闲。

  当我问及“既然有大把清闲的时间,为何不搞点副业来增加收入”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答我的。

  “虽然我时间很充裕,但我没有其他增加收入的技能可以搞副业。”

  我说:“没技能可以学啊。”

  他说:“哪有时间去学东西啊。”

  这一点我承认,他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打游戏、逛街、看电视剧,每隔三天还要上班。

  偶尔忙点家里的事情,琐碎下来的确是没时间。

  



  3

  我突然想起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在一段相声中说:“你别看我工资1600,但是我开心。因为我没办法。”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在笑完之后我们发现,这其实是现实。

  很多人常常把“没办法”挂在嘴边说,以此来安慰自己:我之所以不能像别人那么厉害,是因为我没办法。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段我们熟悉的话一样:我之所以不那么拼命,是因为我工资太低。

  

  其实,真正之所以我们会发出“没办法”的感叹,不是真的没办法。而是我们“不自律”。

  “自律”最需要的,是意志力。你会发现,所有自律者意志力都是非常强大的。

  就像姜文评价彭于晏的那段话中提到的:“灵魂来指挥肉体”。

  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为意志力,只有意志力够强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自律”。

  然而职场上,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属于非常“普通”的人。

  这里所说的“普通”,是指“意志力普通”。

  开篇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你现在自律了吗?

  如果你自律了,那下面的内容您可以直接跳过了。

  如果你没有自律,那我们是不是没找到最关键的原因呢?

  因为,想要真正做到“自律”,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锻炼“意志力”。

  

  4

  而意志力的锻炼,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下班或者休息时间都会沉迷于手机游戏。周末休息时间,几乎每天至少要打8个小时以上的游戏。

  有过长时间打游戏的朋友会有一种体验,就是“空虚”。

  我也一样,同时伴随着我的还有手腕酸痛,甚至时间长了还抬不起手来。诸如此类的身体加心理的不适,让我突然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


  于是我便卸载掉游戏,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状态。

  接下来,我会用我亲测有效的3个小方法来分享给大家,简单而直接。

  



  方法一:不贪多,做减法

  亲测案例:我最开始给自己制定计划的时候,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几乎排满各种各样的任务。又是读书,又是健身,又是写文章的。

  一段时间下来后,我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自律起来,反而还让自己疲于各种任务之间的周旋。任务没完成不说,焦虑症倒是严重了不少。

  于是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自律,而是我们太“贪多”了。

  一旦开始“贪多”,我们就会给自己制定非常多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会把精力拆散成很多份。

  最终,可能自己已经忘记了“自律”,而是感到“身心疲惫”。慢慢地,就逐渐失去了兴趣,放弃了“自律”。

  

  有一个泰国的走心短片《只有你可以改变你自己》里,胖女孩儿因为身材原因受到打击后,她每天都提水去把枯井填满,因为她坚信:“有一个传说,无论谁用水把枯井灌满,玉帝就会现身,帮助他实现一个愿望”。

  终于到了井满水溢的那一天,女孩抬头高喊:玉帝你在哪里啊?

  以为又是一场梦的女孩,却在低头的瞬间,看到井水倒映出的清秀脸庞和苗条身材。

  

  短片的最后有一句话:只有你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对的事,天天做。

  每天都坚持做一件对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我后来修改了我的任务:“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

  为了写出一篇好文章,我每天都要阅读很多书。

  为了能够坚持每天都能写文章,我需要每天锻炼身体。

  坚持到现在后,我突然发现:原来为了完成我的一个任务,其实我每天做了很多事情。

  “少即是多”,当你“不贪多”时,其实就已经做了很多了。


  



  方法二:有奖励,有休息

  亲测案例:自从我开始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后,我发现有段时间我开始松懈了。因为最开始我只是写,而不发表。没人看,没人评,甚至我把文章发给我家人,他们都不愿意看。

  最后我开始在头条上发表文章,逐渐开始得到了收益。

  于是,我动力十足。每天都期盼着能够有更大的收益,能够得到网友们的认同。

  就像前面我们提到过的那个网友的观点一样:要是一年给我几百万,我也能那么自律。

  虽说可笑,但也不无道理。

  我们自律,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起来。而更强大的目的,本身就是希望得到认可和鼓励。

  自律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和目标,而不是拼命给自己贴上一个“我是一个自律的人”的标签。

  当自己完成某个任务时,适当奖励下自己。有奖励,就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坚持下来。

  明星韩雪在某档综艺栏目中爆出自己了自己的自律生活作息表:

  

  从这个表中,我发现有两个比较特别的时间:美容觉时间和放空时间。

  充电时间,是指她的学习提升的时间。你可以看到其实她学习时间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而美容觉时间和放空时间,我可以理解为“奖励”自己的时间。

  自律不是让自己一直处理紧绷、亢奋的状态。

  适当休息放空,就当是给自己的奖励。

  只有松弛有度,你才有可能把“自律”长期坚持下去。

  

  方法三:当乌龟,躲诱惑

  亲测案例:我刚开始给自己做计划的时候,心里总以为自己删掉游戏就可以了。然而每次写着写着都喜欢习惯性地打开手机,还是忍不住看那些游戏的视频

  越看越有瘾,越有瘾越看。最后我在看游戏视频上,白白浪费了大把时间。

  于是我在我每天规定的写作时间里,都会把手机放卧室里去。眼不见心不烦,等我写完文章了,再去拿手机。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高估”自己。总以为自己能够抵挡得住诱惑,而实际上每次都被诱惑给打败。

  诱惑,是自律最大的敌人。

  那些好看的电影、好看的小说、激烈的游戏,永远都比“自律”更有诱惑。

  当我们无法抵挡诱惑的时候,为什么不正视诱惑,然后当个缩头乌龟,躲避诱惑呢?

  有时候,“示弱”并不是什么坏事情,特别是在诱惑面前。



  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坚持读书的秘诀就是:在卧室不放任何的电子产品,这样,每天睡前的一个小时就可以专心的用来读书。

  手机、电脑、平板这些电子产品对自己的诱惑有多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既然知道自己难以克服“电子瘾”,躲避和远离,便是最简单又最有效地方式。

  

  总结:

  自律本身是充满考验的,当我们无法真正做到自律时,尽量降低自律的难度,逐渐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在戒掉游戏瘾,开始“自律”起来的路上,就是通过“降低难度,减少任务”、“奖励自己,松弛有度”、“正视弱点,躲避诱惑”三个方法,才让自己开始自律起来的。

  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在此也转送给大家:

  “我所向往的自律,是每天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然后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而不是完美而严苛的时间表。因为,自律本身并不诱人,自律背后的自由才诱人。”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在自律的路上,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欢迎留言讨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