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拍56年纪录片 让我们看到自己人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可以看到他成年后的样子。"


  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类似于中国的三岁看老。

  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被这句谚语启发,从1964年开始拍摄一部名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

  他挑选了14个出身截然不同的7岁孩子,分别来自上流富人家庭、中产家庭、工人家庭和贫困福利院。

  

  这部纪录片从1964年播出第一集,每七年回访他们一次,上个月播出的最新一集中,这些"孩子"已经63岁。

  纵使导演最初想通过追踪他们一生,证实自己"阶级固化"的构想和批判,而观众们更多的感触,早已经转变为观察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找到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这或许也是《人生七年》这部持续了56年的纪录片,每一集都在豆瓣上有9分高分的原因。

  出身改变了什么

  这些孩子7岁的时候,我们能明显看到来自他们身上阶层、出身的印记。

  从出生开始,最明显的区别,是每个人能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天差地别。

  典型的富家女Suzy,7岁时的生活是学芭蕾、喝茶、看电视,平时有保姆照顾起居。当被问到对有色人种有什么看法时,她说,她不认识有色人种。

  

  三位富家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他们从小上私立学校,7岁时就在读《金融时报》,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读书。

  



  来自工人家庭的Tony,从小就"傻傻地快乐着",他在路上跑着跑着不小心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开心地向前跑。他课后时间最喜欢的活动是"打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当一名赛马场上的骑师。

  

  农场主的儿子Nick,生活在偏远地区,每天只能到家4公里外的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上课。

  来自福利院的两个孤儿孩子Paul和Symon,被问到未来想上什么大学时,一个孩子露出疑惑的表情反问:"什么是大学?"

  

  还有来自普通家庭三姐妹Sue、Jackie、Lynn,来自中产阶层的Neil、Bruce和Peter。他们有的人理想是去非洲当牧师,帮助贫困的人,有的人想做宇航员。

  当有人一出生就有人保姆照顾,被父母规划好升学路线时,有人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领养到新家庭,更不用提未来。7岁时的教育、见地、人生规划,这些是他们一出生就决定的,也是导演想证明的"阶层差异"。

  出身没有改变什么

  《人生七年》播出这么多年,能获得全世界各地观众的关注,绝不是因为它"出身决定人生"的论调。

  因为总有一些事,并不被出身左右。

  14岁到21岁的两次采访中,不论贫富,我们都看到这群孩子有着共同的青春期迷茫与空虚。

  富家女Suzy因为父母的离异,对一切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她直言导演迈克尔的纪录片"这很荒唐,没有任何意义"。

  工人家庭的Tony,是所有人中最早辍学的,14岁开始出入赛马场,试图实现自己的赛马梦。

  



  到了中年之时,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境,让14个孩子的人生职业展现出了导演想看到的"阶层固化"。

  富家三公子都做了律师等体面光鲜的行业,非富有家庭的孩子有的做了出租车司机,有的在冷冻食品厂打工,有的婚姻不幸几经波折只能靠救济金工作。

  然而,还是有人实现了"成功逆袭"。

  农场主的儿子Nick,就是那个在只有一间屋子小学的男孩,14岁时说自己对物理化学感兴趣,后来居然真的一路读到了牛津,成了一名物理教授,有了自己带的实验室项目。


  

  他打破了所谓"壁垒",不仅是因为他对科学和读书有兴趣,更重要的是他努力并且坚持了下来。

  阶层和出身的确会给一个人带来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但如果因为起点不同,认为自己无论多努力,都无法与"富人"抵达同一条线,那Nick只会成为下一个农场主。

  在Nick身上,令许多观众振奋的,并非他的逆袭有多么传奇,而是努力无法确保成功,但谁都不能阻止一个努力的人进步这件事。

  当然,有人逆袭,也有人"跌落"。

  整部纪录片最具争议的人物,就是来自教师家庭的Neil。

  他原本家境不错,但14岁开始就面露愁容,到了21岁没能读到自己理想中的牛津,去了另一所学校,结果没多久就选择了退学。当了一年建筑工人后,他开始四处漂泊,靠领救济金过日子,很多人把他当做"从中产跌落"的典型批判。

  

  这14个孩子,贫富差距之外,生活的坎坷、内心的困惑、精神上的自我折磨,对他们来说,都是共同的。

  有些人面对的是贫困,有些人面对的是抑郁,有些人面对的是不知幸福为何物,在"如何过好一生"这个命题下,他们和普通的我们无异。

  14种真实的人生

  时间来到今年,63岁的他们已经步入老年,有人开始遭受疾病的折磨,有些人甚至已经不在人世。


  在这个七年,他们更多的,是开始回望自己过去的63年,开始与自己的人生和解。

  



  他们确认了一些事情,比如阶层出身带来的客观差异,他们也收获了一些事情,比如家庭、成就和平和的心态。

  63岁的Tony接受采访说,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显然如果你出身富贵,你会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轻松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但是,接受这种社会差异的他,并没有对自己的一生感到颓丧。他曾经想当演员,于是他演过卷福的电影,他曾经喜欢赛马,后来有机会和着名赛马手同场竞技过。

  

  尽管他只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他说,我都做到了。

  而那个"从中产跌落"的Neil,到63岁时,早已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经过那段不快乐的日子后,他尝试着成为一个地区议员,他用母亲的遗产买了一间小房子,虽然议员的收入微薄,但尚可过生活。他也开始关注自己的社区,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和奉献些什么。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精英阶层的John,他小时候说长大要上牛津,果然就去了牛津读书,后来成为了律师。

  然而事实上,他到了中老年,56岁、63岁时,才坦诚,自己并非人们以为的那种轻松富家公子哥。9岁那年,他父亲去世,私立学校的开销全由他母亲一人辛苦承担,而他努力靠拿奖学金才读完了牛津。

  



  很多人在看到贫困家庭孩子成长的不容易,想要突破阶层"壁垒"的艰辛时,也对家境良好的孩子产生了许多刻板印象。抛开社会层面的阶层固化和阶层差异,从评价一个人的角度看,把一个人的努力都抹杀,都归功于他天生好命这是很不公平的。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来自福利院后来被人领养的Symon。虽然他的一生很普通,做过搬运工人,婚姻也很平凡,甚至到了63岁,他和当初福利院的小伙伴Paul一起接受采访时,仍旧会回忆起自己没有父母的童年,刚来到领养家庭的不适。

  他们的一生都在被童年所影响,但Symon和妻子参加了领养培训,这些年他们陆陆续续领养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他们用奉献,改变着、治愈着自己童年的阴影。

  

  63岁这年,他们14个人的回答,每个人都示范了"过好一生"的一种回答,有人是奉献社会,有人是享受家庭温暖,有人是想改变社会,但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在社会环境中,我们都清楚,出身与阶层是难以逾越的,但"过好一生"的标准却是多种多样的。

  人生展开的方式有很多种,童年和出身,只是出发点,路上有很多岔路可以让我们选择。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跨越阶层的"天选之子",《人生七年》到如今,想展示的早已经不是有人逆袭、有人跌落的阶层游戏,而是14种真实的人生选择。

  观看他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我们都从中找到了对自己人生的启发。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