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耶鲁上百教授: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美国之音”8日报道,继去年推出短片提醒美国官员“不要被中国政府诱骗成为间谍”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今年将再推出一部纪录片,展示美国企业“正面临来自中国政府和实体的商业间谍威胁”。FBI是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执行中的重要打手,其特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针对华人的各种恶劣、荒谬行径不断遭媒体曝光。9日,美国耶鲁大学学生报纸《耶鲁每日新闻》称,耶鲁大学已有100多名教授联名发表公开信,谴责并要求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据报道,FBI这部名为“北京制造:统治全球市场的计划”的纪录片精选“4个案件”,均涉及华人“窃取美企秘密”。其中一名受访专家在片中声称,只有两类美国公司,一类是被中国黑客入侵和攻击的,另外一类是不知道自己被中国黑客入侵和攻击的。

  “美国之音”也指出,这部纪录片的推出正值“中国行动计划”在美国面临各方批评和审视之际。耶鲁大学教授的联名信指出,“中国行动计划”极具侵略性和歧视性,不成比例地针对华人学者,所谓“清除美国大学校园间谍”的努力是对科学探究和学术自由的威胁。《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行动计划”大多数案件的指控都被驳回或基本上没有生效。

  另据观察者网:前美国能源部长:美国搞"中国行动计划"是举枪爆头

  美国司法部为打压中国搞出来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已然让美国科学界怨声载道。


  当地时间11月28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寒蝉效应已经笼罩了美国各大学,无论是华裔科学家胡安明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诬告的经历、美籍华裔科学家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调查中涉嫌种族歧视”的研究报告,还是美国各大学近2000多名学者联名写给美国司法部长的抗议信,都足以反映出美国科学界对当下现状的不安与恐惧。

  报道指出,华裔科学家在美国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的同时,中国正在经历人才回流,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被充足的资金、令人钦佩的头衔和民族自豪感吸引回国。而在近几年,美国糟糕的科研环境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回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斯坦福大学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Steven Chu)表示,美国的大部分智力技术力量都来自移民,而如今美国的情况甚至都不算是“搬石砸脚”,而是“举枪爆头”。

  

  美国斯坦福大学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 图源:《华盛顿邮报》

  在《纽约时报》这篇题为《美国搜捕“中国间谍”,大学科学家强烈反对》报道中,开篇就给出了结论:寒蝉效应已经笼罩了美国各大学,将导致学术人才外流,可能对美国不利而对中国有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317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17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3 游客 [士.昔.终.义] 2021-12-10 22:04
    诈骗之岛台毒狗, 又乱吠了, 数典忘祖, 一心想做美日奴材,看门狗!
    评论5 damnff 2021-12-10 22:07
    这是环球时报的大外宣
    评论9 晃悠晃悠 2021-12-11 07:58
    任何事情走极端都是可怕的,但愿不要再次出现麦卡锡主义。
    评论4 游客 [飞.而.秋.誓] 2021-12-10 22:06
    老实说美国的很多政客除了顶尖的,智商属于中下等,所以才会做这种拍脑袋的事,精英都在华尔街,硅谷,要不就是当律师,医生。就像共和党老议长评价现任共和党大佬科鲁兹:一个认为其他人都是笨蛋的蠢货。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