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國運為何總那麼跌宕起伏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進入2022年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動蕩”成了似乎他們的主旋律。當東歐燃起戰火的時候,咱們的鄰居,巴基斯坦,又亂了。


  巴基斯坦前任總理謝裡夫,聯合巴基斯坦政府中的強力反對黨,上演了一場議會內部的“宮斗”戲碼。為此,反對黨還專門組織了大量群眾湧上街頭示威游行,對伊姆蘭·汗進行“逼宮”。

  


  最終迫使總理伊姆蘭·汗立下台。

  表面上看,似乎就是經濟原因——在疫情和戰爭的影響下,整體國際經濟形勢下滑,巴基斯坦國內經濟相應也出現了較大困難,例如政府收支失衡、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等等。

  於是,反對黨利用這種不滿情緒,開始指責伊姆蘭·汗政府沒有對此事作出有力的應對。加之,伊姆蘭·汗所在的正義運動黨內部也意見分歧,也促使了彈劾案的最後達成。

  但其背後,很可能有更復雜的故事。

  回顧一下,你可以發現,伊姆蘭·汗曾經多次公開表示過——巴基斯坦,不是美國的奴仆!

  

  面對美國呼吁巴基斯坦譴責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的要求,伊姆蘭·汗再次質問美國——我們是你的奴隸嗎?

  實際上,本次巴基斯坦政壇的變天,在巴基斯坦獨立後這70多年跌宕起伏的歲月中,也只算得上,是一朵小浪花。

  目前來看,巴基斯坦正式建國後,還沒有哪位領導人,能夠順利完成任期。除了國父真納是病逝於任上外,其余的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被政變推翻,或者遭議會免職後進監獄。

  典型的,像被絞死的“改革家”阿裡·布托總理;還有把布托總理送上絞架的齊亞·哈克總統,最終他自己也死於一起偽裝成了飛機失事的謀殺;阿裡·布托的女兒,“鐵蝴蝶”總理貝·布托,在競選現場死於暗殺;後來,她的丈夫扎爾達裡靠著妻子的聲望成功當選總理,但也沒坐多久,就因涉嫌重大貪腐案件,被趕下台,遭到了逮捕;

  



  貝·布托和丈夫貝·布托和丈夫扎爾達裡

  更有咱們中人民的老朋友,穆沙拉夫總統,軍事政變上台,雖然治國理政和搞外交都很在行,但仍然躲不過那個“巴基斯坦領導人的詛咒”,第二任剛幹了半年多,就被迫主動辭職,流亡英國

  遺憾的是,就在他辭職前不久,老穆還曾堅定地表示不管國內政局如何動蕩他都會去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給中國朋友捧場。可沒成想,局勢變化太快,就在奧運會開幕的前十天,老穆還是無奈地走上了流亡之路。

  

  幾年後,穆沙拉夫不懼通緝令,毅然回國競選總理,結果在去往競選現場的路上被捕,後來,巴基斯坦法庭判處了他死刑。

  不過,2020年1月,巴基斯坦法院還是撤銷對穆沙拉夫的死刑判決。

  2020年9月,被關了6年多的老穆,在保外就醫期間神秘消失,蹤跡至今成謎。

  

  雖然被迫下台多年,但老穆在國內仍有眾多支持者

  而巴國政壇的另外一大特征,通過前面的敘述,大家也都看出來了,巴基斯坦擁有最高實權的領導人,有時是總統,一些時候又換成了總理。

  這是因為,伴隨著政權和領導人的更迭,巴基斯坦的政體也經常變化——有時候是總統制,有時候是議會總理制。

  顯然,如此跌宕的政壇,深深困擾著巴基斯坦的國運。

  從獨立建國後,巴基斯坦就一直面臨著棘手的貧困問題,經濟發展長期緩慢,國家工業化程度不高;而在政治上,文人官僚與軍方也是恩怨糾纏,家族勢力林立,民族利益眾口難調,以及世俗和宗教和平衡....稍有不慎,就會引爆政變。

  

  卡拉奇舉行的巴基斯坦時裝周——與此同時,一些鄉村地區,女性卻連頭發和手臉都不讓露



  這種持續性的內憂,以及跟印度之間的深刻矛盾,還有極端組織武裝的襲擾,動蕩的周邊環境,使得這個南亞次大陸的領土面積第二大國,長期在陰霾中掙扎。

  那麼,為何會形成此種局面?

  這首先得從巴基斯坦民族構成的復雜性,以及人口和資源的分配說起。

  巴基斯坦的面積世界排名第36,但人口數量卻排到了第六,足足有2.01億人。

  這2.01億公民,來自於72個民族,操著60多種語言。

  

  巴基斯坦的第一大族群是旁遮普人,但占比僅為總人口的44.7%,連一半都不到。

  

  巴基斯坦旁遮普人舞蹈非常接近印度北方地區的風格

  巴境內的第二大族群,也是其鄰國阿富汗的第一大族群,普什圖族。

  

  普什圖人傳統服飾,帶著中亞特色

  不過,普什圖族在阿富汗國內只有1500萬;而巴基斯坦境內則多達3000多萬人,占巴基斯坦總人口的15.42%。

  巴和阿兩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其中圍繞著“杜蘭線”的劃分,雙方已經爭執了一個多世紀。

  



  更糟糕的是,這位不消停的鄰居常年戰火連綿。結果,每逢戰亂,總會有大量阿富汗境內的普什圖族難民,湧入巴基斯坦

  而那些在巴基斯坦難民營裡長大的少年,則成了一些恐怖組織的重點招募對象。

  顯然,難民營充滿了饑餓、貧困,孩子們也無法接受現代化的教育,他們能接觸到的只有毛拉。而其中的一些毛拉屬於跟恐怖主義組織有聯系的宗教狂熱分子,不斷給他們灌輸著仇恨思想和極端主義理念。


  那些從小被“洗腦”的難民,一旦狂熱起來,往往會異乎尋常的不怕死,對待敵人也極為殘忍。

  這也成了威脅巴基斯坦甚至周邊國家安全的一個重大隱患。

  

  《阿富汗少女》拍攝於1984年,巴基斯坦西北部一座難民營內,女主就是逃難過來的阿富汗普什圖人

  另外,就是巴基斯坦印度經年累月的對抗與沖突。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贅述了。

  要看兩國有多較勁,可以搜搜他們在邊界地區升國旗的場面。抬腿跺腳又瞪眼的,互相看對方的眼神都恨不得噴出火來。

  

  除了和印度巴基斯坦和西邊的鄰居伊朗,對俾路支高原的領土劃分,也存在著一系列的爭議。

  這些邊界問題,相當消耗國力,也非常考驗領導人和政黨的水平和判斷力。

  

  巴基斯坦位置圖(中國國家地理)

  更不可忽視的,還有巴基斯坦本身水資短缺的問題。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僅靠著母親河——印度河維持著基本生存。這種幹旱的氣候,大大限制了巴基斯坦的發展潛力。



  畢竟,要擱在古代,人口規模小,就算降雨量少點,但靠著印度河,也能將就著湊合一下;

  然而,進入現代社會,再靠著印度河去支撐2億人口的生產生活需求,這就顯得非常勉強了。


  

  而且,正如前面說的那樣,巴基斯坦境內,沒有一個民族能占到絕對優勢的比例,再加上落後的經濟和教育基礎,這樣的國情,對政府和政權的穩定性要求極高。

  就這樣,巴基斯坦內憂重重,再加上外部壓力,長期承受著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雙重麻煩,對巴基斯坦的國家正常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誰也沒有辦法選擇鄰居

  跟當年的印度一樣,巴基斯坦獨立後,也效仿英國,采用了“標准化”的西式民主制度——政府首腦由民主選舉產生,文官行使政治權力。

  然而,這種號稱“完美”的體制,在面對印巴的一輪輪沖突與對抗,或是巴基斯坦阿富汗邊界糾紛時,就明顯力不從心了。

  特別是印巴之間的長期拉鋸和對抗,讓兩國財政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但印度巴基斯坦比,無論是體量還是資源、工業基礎,底子都明顯更加殷實,所以還能夠湊合著扛下去。

  可巴基斯坦要一比一的對付,那就承受不住了。

  

  那麼,要對峙印度巴基斯坦就必然要將大量的國家資源,投入到軍事上。

  因此,長期以來,巴基斯坦的軍界勢力強大,只要瞧見自己看不慣的文官政府,就發動政變,取而代之。

  細節方面,巴基斯坦泰國差不多,雖然有海陸空三軍,但說了算的,還當屬陸軍。所以,發動軍事政變的指揮者幾乎都是陸軍大boss。



  遠的,像推翻布托上台的齊亞·哈克總統;近的,像咱們國人熟悉的穆沙拉夫總統,他們在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前,都是陸軍總參謀長。

  

  半個多世紀以來,巴基斯坦文官與軍人政府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交替上台,令巴基斯坦政壇陷入持續性動蕩。

  與此同時,一些外部勢力,也在找准一切機會興風作浪。

  比如,本次的巴基斯坦政壇動蕩,背後就可能有故事。

  伊姆蘭·汗繼承了前任們的“中巴友好”國策,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都搞得紅紅火火,巴鐵鐵上加鐵。

  

  而在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當日,伊姆蘭·汗正好在俄羅斯訪問,還和俄羅斯簽署了一份關於能源合作的協議。

  隨後,包括歐盟成員國在內的22國駐巴基斯坦外交使團負責人,聯名致信要求巴基斯坦譴責俄羅斯烏克蘭的局勢行動。

  但巴基斯坦毅然投了棄權票,並未譴責俄羅斯,讓自認為高人一等的西方多國很沒面子。

  同時,伊姆蘭·汗在演講中再次質問了美國——我們是你的奴仆嗎....歐洲領導人也去過俄羅斯,但只有巴基斯坦被質問“你為什麼去”,仿佛我們是你們的奴仆一樣。

  

  巴國隨後的政壇動蕩,有沒有外部勢力在趁機“報復”的色彩?這個,還是很耐人尋味的。

  不過,巴基斯坦歷屆政府重視中巴友誼,大體上看,巴基斯坦政局變動不會影響到中巴關系,巴鐵,還是那個巴鐵。

  



  畢竟,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國情下,單靠巴基斯坦自身,那確實是沒什麼好辦法的。而這種特殊的地緣區位,又決定了巴基斯坦只要找准方向,依然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也正因如此,雖然過去70年,巴基斯坦總統總理換了一個又一個,但無論誰上台,中巴關系都一直十分穩固,並不會因為一時一事或一人的變化,而發生大的改變。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