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潑水節女生被撕 祝福變味成打水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李女士拍攝的潑水活動現場。受訪者視頻截圖

近日,女生在雲南景洪市“潑水節”活動中被人撕扯雨衣的視頻引發網絡熱議。有網友留言表示,自己在潑水節期間也有類似的遭遇,希望大家在參加潑水活動時,注意文明,保持素質。


西雙版納某景區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一些游客在“潑水節”期間趨於失控地打水仗,甚至做出不文明行為,令景區工作人員也十分苦惱。為了維持秩序,景區甚至嘗試間歇性斷水,但仍然沒能阻止游客自備水源繼續狂歡。

參加了今年潑水活動的游客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潑水現場部分游客做出了向女性隱私部位噴水、向來往車輛噴水等不文明行為,讓人感到憤懣和擔憂。有游客表示自己在滑倒後,有人不顧她的感受,繼續向她潑水,讓她感到喘不過氣。

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王倩予表示,大家參與節日活動時,需要對傳統的民族文化懷有尊重之心,不應該忘記節日背後的含義。如果節日背後嚴肅的意義被消解,就難免被不理性、不文明的行為填充。景洪市州政協委員、景洪市政協委員、景洪市傣學研究會副會長岩溫龍則介紹了“潑水節”的文化寓意。他表示,傣族是熱情好客的民族,只要是尊重傣族人民民風、民俗的游客,傣族人民都是非常歡迎的。



↑李女士拍攝的潑水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景區工作人員:

潑水以前是美好的祝福

近年部分游客舉動“瘋狂”,勸說無效

西雙版納某景區工作人員楊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約從2017年開始,除去疫情期間,每到潑水節前,景區附近就會有一些流動的小商販,還有一些平常從事其他生意的商家,批發買來整箱的水槍,在潑水節那幾天售賣。今年,他還看到有來自外地的游客,買了許多水槍裝在汽車後備箱,在游玩的同時也賣給別人。

楊先生表示,今年西雙版納潑水節放假日期是從4月12日到14日,與15、16日的周末連休,共5天。景區和官方舉辦潑水活動的日期是4月15日,但從4月11日開始,已有不少外地游客帶著水槍自發到景區玩水。

楊先生發現,一些初來乍到的游客並不了解當地習俗,4月11日到15日,當地多個景區都有游客聚集,每天從早上10點多開始,一直潑水玩樂到凌晨一兩點。期間還出現了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用壓力比較大的水槍對著別人的眼睛噴、用臓水潑灑他人、故意對著別人的臉或隱私部位噴水。

不文明的行為讓景區管理人員也感到頭痛。楊先生說,4月11日那天,就有工作人員出面試圖制止部分游客的“瘋狂”舉動,但勸說無效。後來,景區只好間歇性斷水。景區斷了水,有的游客就自備水箱,甚至買來飲用水裝到水箱裡,自娛自樂地打水仗。還有游客用油紙布鋪在皮卡車後備廂裡,拉來一車廂的水潑灑玩樂。



楊先生介紹,在傳統節日中,“潑水”是一個聖潔的活動,使用的水是幹淨的水。他記得,多年前過潑水節時,大家會接來清水,開心地互相潑灑,很少出現“圍攻”的場面。而近年來,潑水活動似乎漸漸變了味,成了激烈的“打水仗”,甚至地上的臓水也被人舀起來潑,出現了混亂的場面,不文明的行為時有發生,每年都需要有工作人員在活動現場維持秩序,勸阻那些不文明的、甚至騷擾婦女的行為。

楊先生說,其實,作為傣歷新年,潑水節的活動內容不僅僅是“潑水”。在一些村寨裡,大家友好地互相潑水表示祝福後,親朋好友們會互相拜訪,團聚吃飯,有的地方還會舉行龍舟比賽。如今,傳統節日那些原汁原味的活動,在不明所以的狂歡裡反而逐漸被淹沒。

潑水節游客:

摔倒後仍被潑水感到窒息

有人朝往來車輛噴水造成安全隱患

李女士和辛女士今年都是第一次在西雙版納見證潑水節活動,期間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令她們感到憤懣。

李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潑水節期間,能隨心所欲地潑水玩耍,她大部分時間都感到很愉快。然而,在游玩的過程中,她看到,有人專門對著女孩子的私密部位潑水,覺得他們的行為很過分。據李女士回憶,有一個男子曾拿著水槍對著別人的腳噴水,但向李女士噴水時,好像有意對著臀部。李女士上前質問男子為何這麼做,該男子還反問李女士是不是在潑水節“玩不起”。

李女士說,她和姐姐在路上行走,突然有很多人過來對著她們潑水。水從四面八方潑過來,李女士的頭發和臉都被糊住,身上幾乎全部濕透,眼睛也睜不開。當時李女士穿著拖鞋,打滑摔倒在地上,她對周圍的人說“別潑了”,但仍有很多人繼續向她潑水。“被噴得不行的幾秒鍾感覺都要窒息了。”李女士說。最後,在好心人的攙扶下她才站起來。李女士表示,摔倒後,她的臀部和手臂都擦破了皮,眼睛被水滋得紅腫。



↑李女士摔倒後手臂被擦破。受訪者供圖

辛女士告訴記者,她前往潑水現場時,整體打扮比較中性,沒有攜帶任何潑水裝備,只攜帶了攝影設備。她最初在看廣場的街舞比賽,觀賽內場有警戒線將觀眾和廣場上潑水的人群隔開。但中途離場走出警戒區時,有人看到辛女士身上是幹的,就開始向她潑水。辛女士在潑水現場還看到,有大人小孩拿著水槍、水氣球、水桶站在馬路邊,向往來的電瓶車潑水。她擔心,這種行為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


辛女士覺得,潑水活動的場所似乎沒有特定的區域。節日期間,從下午到傍晚,她在城裡經過的大街小巷,常常會有水槍玩家竄出來,對行人進行“偷襲”。還有人從樓上向路過的行人拋水氣球,甚至直接倒下一桶水。

來自景洪市的傣族女生黎女士(化姓)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傳統社區裡,大家一般會按照習俗來過節。節日主要活動一般持續3到4天。大約在七八年前,她就在市區裡目睹過,有游客趁著潑水活動做出不文明的行為,例如,一些男士對女性很不友好,會用高壓水槍對著女性的隱私部位噴。而這在真正的傣族慶祝活動中是絕不會出現的。

記者看到,4月12日,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文明潑水的倡議,提倡按照傣族人民的傳統習俗,用樹葉或用手輕輕潑灑,以示節日的祝福;請勿使用臓水、廢水、夾帶石頭、玻璃、泥沙及致癢物等不衛生水源和熱水潑水;嚴禁以潑水為名侮辱調戲婦女;嚴禁堵截過往車輛、迎面向行駛中的摩托車、電動車潑水,避免引發交通事故;請勿從高空處向下潑水和用塑料袋、氣球裝水砸人;嚴禁使用汽車、裝載車、農用車、皮卡車、三輪車等裝水並向行人潑水;自覺遵守各類活動秩序,杜絕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隨手帶走自己產生的垃圾,共同維護公共環境衛生等。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發布文明潑水倡議

民俗學者:

應對傳統民俗懷有尊重之心

不要忘記節日背後的含義


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王倩予認為,作為傣歷新年,“潑水節”體現了在農耕文化中,人們對勞動的尊重、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系。純淨的“水”寓意著聖潔與祝福。大家參與節日活動時,也應當對傳統民俗懷有尊重之心,不要忘記節日背後的含義。如果節日的實際意義被消解,就難免會被不理性、不文明的行為填充。

景洪市州政協委員、景洪市政協委員、景洪市傣學研究會副會長岩溫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家所熟知的“潑水節”,確切的說應該叫“傣歷新年節”。今年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歷1385年,即“傣歷1385年新年節”,又名“浴佛節”。這個節日對於傣族來說,就是過年,每年公歷的4月中旬(傣歷6月中旬)是潑水節節日時間,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

岩溫龍說,關於傣歷新年節潑水活動的由來,有著名的7位姑娘消滅魔王為民除害的傳說故事。現實生活中,潑水節是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的節日。清晨,佛教徒沐浴更衣,首先進行“堆沙、浴佛”活動,表示祈求豐收,然後到江邊,到處是提著小桶手拿花枝的人流。開始人們用花枝沾水,灑進異性的脖頸,然後用手在對方肩上拍三下,祝福他(她)新年幸福、身體健康,對方也斯文灑水還禮。

岩溫龍介紹,潑水分文潑與武潑。文潑是長者對小輩的祝福,潑時舀一勺淨水,長者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後衣領,讓水沿後背淌下,被潑者高興地接受祝福。武潑沒有固定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互相追逐、潑灑,被人潑的水越多,說明受到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興。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征著誰最幸福,也表達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

岩溫龍表示,潑水是傣歷新年節裡最隆重的項目。到了節日期間,傣族人民都會舉行潑水活動,活動一般都要持續好幾天,祈求能洗掉過去一年的所有霉氣,來年有美好的生活,所以傣族人民把潑水節看作是最美好、最吉祥、最快樂的日子。在節日期間,人們還有劃龍舟、跳孔雀舞、趕擺(趕集)、放孔明燈等習俗。

而公歷4月15日,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承辦的慶祝傣歷新年節潑水活動的日子,城區居民和游客都會參與進來,每年的今天大概會有10萬人參與潑水活動。這天是傣族的家庭團圓日,無論身居何處的傣族人民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和父母、兄弟姐妹吃一頓團圓飯。這天村寨的傣族人民幾乎不會出門,只在各自在家裡聚餐,准備第二天要去佛寺滴水、祈福的供品。

岩溫龍表示,傣族是熱情好客的民族,只要是尊重傣族人民民風、民俗的游客,傣族人民是非常歡迎的。

【新聞延伸】

潑水節應該注意什麼?

在潑水節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岩溫龍總結了以下幾點:

(1)用純淨的水來潑別人。傣歷新年節對於傣族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被用來潑別人的水被視為非常神聖的水,因此一定要用純淨水。純淨水必須是涼的,不能是熱的,否則很容易讓別人受傷。也不能是臓水,更不能是冰塊什麼的。向別人潑水主要是為了能將身上的霉氣洗幹淨,因此一定要用純淨的水。



(2)注意穿著,做好被潑水的准備。在潑水期間,走在街上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潑到水的情況,因此自己要多加注意,一定要以開心的態度應對別人,因為這是對方對自己的一個尊重。潑水節時被人潑越多水的人被看成以後是最有福氣的,因此要隨時做好被潑水的准備。

(3)衣服要多穿一些。潑水節期間被人潑水的話會讓整個身體都處於潮濕的狀態,因此要多穿一些衣服,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輕易就感冒了。穿衣服最好是穿深色的衣服,這樣當衣服被水潑濕了以後才不會出現很尷尬的情況,尤其是女生,更加要注意自己的穿衣。

(4)盡量穿休閒鞋。雖然被人潑水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也要注意不要任憑別人往自己身上潑水,自己也要懂得回避一下。女生不要穿高跟鞋,否則在跑起來的時候會非常費勁,盡量穿休閒鞋,這樣才能跑得更快,能躲避更多人向自己潑水。

(5)不能觸摸別人的頭。潑水節摸了別人的頭指的是有霉運的意思,如果你摸了別人的頭,對方會非常生氣的。因此要懂得不能隨意碰到別人的頭,否則對自己來說也是非常不好的。

(6)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向其潑水的。傣族人的潑水活動寓意著將身上臓的東西都潑掉,但並不是可以向所有人潑水的,比如老人、幼兒、孕婦、殘疾人以及生病的人都是不能潑的。如果潑了他們是很容易讓他們感冒的,因此要多加留意。

(7)最好將頭發都扎好。對於女生的話,如果頭發比較多比較長,最好將其扎起來,這樣才能在被潑水的時候不會出現一副很狼狽的樣子,也能讓自己的外貌更加整潔。潑水節期間隨時都可能被別人用水來潑,使自己渾身都濕漉漉的,因此要懂得做好一切准備。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