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斷糧危機 全球面臨20年最嚴重米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哈特還補充說,除了供應緊張的挑戰外,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其它主要谷物的價格激增,而大米則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將大米作為替代品的做法,推動了對其需求的上升。


誰的飯碗會受到影響?

全球食品和農業領域的知名銀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高級分析師奧斯卡‧查克拉(Oscar Tjakra)表示,美國歐盟等其它國家的大米產量同比下降,也是造成短缺的原因之一。


查克拉說:“2023年,全球大米產量不足的情況,將增加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非洲國家等主要大米進口國的進口大米成本。”

格羅情報(Gro Intelligence)公司的高級研究分析師凱利‧高夫裡(Kelly Goughary)表示,許多國家都將被迫減少國內庫存。她說,受赤字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那些已經遭受國內高糧價通脹的國家,如巴基斯坦、土耳其、敘利亞和一些非洲國家。



高夫裡還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和小麥生產國,目前中國的大米種植區,正經歷著二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幹旱。

印度已在去年9月份宣布禁止出口碎米。哈特說,此舉是大米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盈余在望

然而,大米短缺的情況可能將很快成為過去。


Fitch Solutions估計,全球大米市場將在“2023—2024年恢復到幾乎平衡的狀態”。

這將可能導致大米期貨同比下降,低於2022年的水平,但仍處於高位,“比COVID-19疫情之前(2015—2019年)的平均值高出三分之一以上,其部分原因是庫存在大面積縮減後得到了補充。”

該公司表示:“我們認為,大米市場將在2024—2025年恢復供應過剩的狀態,然後在未來中期內繼續緩解。”

惠譽還進一步預測說,大米價格在2024年可能會下降近10%,至每英擔15.50美元。

該公司預測說:“我們認為,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的產量將出現穩步的反彈,預計總產量將增長2.5%。”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9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