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春晚: 陈佩斯 春晚是癌细胞它只会毁了你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编者按:本文首刊于网易《老友记》栏目第8期(2014年9月10日),为网易娱乐对于陈佩斯的专访。共三篇,此文为第二篇《春晚篇:春晚是癌细胞 它只会毁了你》。


采访之初,我们一度对是否要提及"他离开春晚的原因"有些犹豫,因为透过身边人了解,陈佩斯对这个话题比较抵触,在他看来那些都过去了,应该翻篇了,他也不愿再提起。但经历有的时候真的是无法逾越,聊着聊着这个问题就扑面而来了,陈佩斯也没有再避讳。




和陈佩斯聊上山下乡,聊父亲聊电影的时候,他的神态随和,言语也一直很放松,虽然那些经历着实辛苦,但在陈佩斯的言谈间我们却感受不到一丝愤怒的情绪,他的淡然和坦诚,让我们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谈起春晚,我们的话题开始有些沉重。但这份沉重不是因为离开,而是因为那个平台本身。 离开春晚:体制内你想变化一个事太难了

从《吃面条》到《王爷与邮差》,现在看来有些模糊的画面一遍遍在电视上重放,陈佩斯的小品经过了十几甚至三十年的时间,依然历久弥新,而对于"小品之王"的称号,他本人却直呼不敢当。

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的春晚之路看似顺风顺水,一切却在1999年戛然而止,聊起这段往事,我们能感觉到陈佩斯言语上的迟疑,但随着话题的深入,他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


跟同期的小品演员选择不同,陈佩斯走得十分决绝,"我离开也是因为我必须要离开,是我个人首先必须要离开,因为它牵扯我很多精力,我不能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我更要做的事情,更想做的事情"。

他把当时的日子形容为"倒霉催的"生活,但也正是这种近乎魔鬼般的历练,让陈佩斯在日后经历更多波折和坎坷时,都能平静对待,现在的他,把每天的生活都当做享受。


在陈佩斯心中,他的喜剧事业远比年三儿电视上那15分钟重要得多。其实,陈佩斯萌生退出春晚的念头由来已久,他也曾经尝试把春晚和事业更好的融合,但春晚前长达半年的筹备时间消磨掉了他的所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春晚在整个文化体制的背景下,有着天然的固执和僵化,这更让在喜剧上想法颇多的陈佩斯没有了施展空间。

虽然早早离开了春晚的舞台,但1984年的小品《吃面条》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影响却颇为深远,陈佩斯把最初的小品定义为"喜剧类的小短剧",而他跟朱时茂在30年前开创的表演类型,更标志着"一个特别畸形特别紧张、特别恐怖的一个社会改型了,改成了人们可以笑了",说到这,我在陈佩斯的眼中看到了异常坚定的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让他背负着庞大的压力毅然向前。

在陈佩斯看来,追名逐利早就不再是自己的目的了,进入21世纪,陈佩斯的喜剧院走入正轨,几部舞台喜剧备受好评,他的喜剧理论体系也渐渐成型。关于春晚,陈佩斯有忿忿、有惋惜、有不屑一顾、有嬉笑怒骂。说到底,陈佩斯对这个舞台的感情深厚而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没有了13亿眼光的注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踽踽独行。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