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沉睡4.6万年生物复苏科学家看潜力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地时间周四,一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的论文再度引发对“夹在生与死之间第三种形态”的关注。

简单来说,多国研究人员通过成功复苏数条深埋在西伯利亚冻土中的线虫,揭示了“隐生”现象具有的无穷潜力。


隐生(Cryptobiosis)是一种生命状态,指的是生命体为了应对极端天气条件时极端降低代谢的情况。例如隐生动物面对干旱时,会进行“脱水”,并停止繁殖、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活动。但等到环境好转时,又能复苏过来。

这篇论文的联合作者之一,德国麦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的Teymuras Kurzchalia表示,这篇论文可能会推动人们思考生与死之间的第三种情况。

在以往的论文中,也有过类似的发现,只不过生物隐生的时间没那么长。权威期刊《细胞》曾在2021年发布过一项复苏沉睡2.4万年轮形动物的报告,2016年发表在《低温生物学》的论文,也提到成功复苏在南极洲沉睡30年的缓步动物。研究发现,一种缓步动物独有的蛋白质表现出保护DNA免受伤害的能力,而将这种细胞引入人体提报,也展现出对辐射伤害抵抗力增强的变化。




(来源:PLOS Genetics)

Kurzchalia解释称,类似于病毒这类的单细胞生物已经被证明能够在隐生的状态下存活数百万年,但对于动物来说,隐生4.6万年已经是目前的纪录了。

科研人员们也表示,诸如把冷冻的人体复苏这样的设想目前仍属科幻领域。但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可能会揭示缓步动物能在极端条件下存活的基因或蛋白质运行机制。当然,这项研究最终将用来帮助人类变得更具有韧性。


未参与这份研究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生物学家Craig Marshall展望称,未来人类可能具备开发一些分子来实现同样效果的能力。

据悉,这些沉睡4万多年的线虫是在21世纪初,在俄罗斯东部Kolyma河附近130英尺地下挖出来的。事实上,这批科学家在2018年首度发表论文描述这种现象:他们把这些冻在地下的线虫放在70华氏度(21.1摄氏度)的培养皿数周后,一部分线虫开始复苏并开始繁殖。

通过放射性碳定年法,科学家们初步给出的结论是这批线虫所在的冻土大概已经有3万-4万的历史了。在最新的论文中,科学家们表示又对这些冻土进行了检测,定下了4.6万年的年龄。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批人类被唤醒的线虫已经走完了这一生,但他们也有通过无性繁殖留下后代。

研究显示,这些上古线虫的后代们,似乎在使用一种名为海藻糖的成分来抵御极端情况。在其他的线虫研究中,曾展现出海藻糖冻结成玻璃一样的物质以保护细胞。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